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浪县扎实推进综合治理——科技赋能“唤醒”盐碱地

古浪县扎实推进综合治理——科技赋能“唤醒”盐碱地
2024年05月17日 00:59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古浪县扎实推进综合治理——

  科技赋能“唤醒”盐碱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王树榛 熊皎

  初夏时节,在武威市古浪县新堡乡耐盐碱植物筛选试验田里,工人们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种植马铃薯、茴香、油菜、甜菜、黄豆、油葵等耐盐碱作物,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以来,古浪县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力度,选用23种耐盐碱作物和9种绿肥作物品种进行种植,并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筛选出最适宜种植的耐盐碱农作物。

  “这种方式既选育了‘良种’又改良了‘地力’。”古浪县农技中心耕管站负责人宋文彬说,古浪县现有盐碱耕地23.2万亩,其中需整治利用盐碱耕地9万亩,主要集中在黄花滩移民区。

  古浪县抢抓全省首批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机遇,在新堡乡富源新村和兴民新村分别实施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项目,计划治理面积1万亩。在综合治理过程中,古浪县按照盐碱耕地轻度、中度、重度情况,打造千亩集中连片核心示范区,建立以增施有机肥、冲施调理剂、冲施化学调理肥料、绿肥还田、秸秆还田、大水洗盐等技术为主的盐碱耕地综合治理试点,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我们统筹相关领域优势科研力量参与盐碱耕地改良,邀请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在古浪建立10个试验区,综合运用‘农艺+工程+生物+化学’等措施,分类开展土壤调理剂、生物菌剂改良效果对比、耐盐碱作物对比筛选等治理改良实验,探索在类似区域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持续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促进农业生产提质、扩容、增效,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宋文彬说。

  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王树榛 熊皎责任编辑:杨晨雨

甘肃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