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为了一个人,奔赴一座城” 这里是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为了一个人,奔赴一座城” 这里是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2024年05月18日 11:46 津云

  津云新闻讯:“为了一个人,奔赴一座城”让很多游客拉着行李箱来到天津,打卡天津的文化新地标。这个可以让大家远道而来的,就是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李叔同先生是最能代表天津城市气质的中国近代文化名人,很多人专程到大师家里做客,了解他的生平业绩。今年五一假期,有坐着轮椅、拄着拐杖来体验‘叔同之夜’的观众。”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馆长、天津博物馆副馆长沈岩告诉记者。

  他是“海河之子”

  李叔同19岁离开天津,他是喝着海河水长大的,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天津度过的。这方土地孕育了他开放的视野、中西包容的思想。天津人以大师为骄傲,他也以身为天津人而自豪。走进故居纪念馆展厅,“海河之子李叔同”的展览映入眼帘,李叔同先生与天津的渊源以不可争辩的实事呈现在世人面前。

  展柜里,一张《津门保甲图》讲述了李叔同家的地理方位。1865年,李叔同父亲李世珍在同治四年考中进士,他的会试朱卷履历部分注释“天津县民籍”,且“世居天津县镇海门外河东三甲”。在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同治四年进士题名碑”碑拓上,标注“李世珍直隶天津县人”。据史料显示,李家先人早在雍正年间已经来到天津,与天津文人周焯的后人联姻。这些内容均为首次披露。

  展厅中有一份民国时期刊行的《天津政俗沿革记》,翔实记述了李世珍与严修的父亲严克宽以及天津一众乡绅,在百余年前主持创办的慈善机构——备济社的情况。他们兴办义学、救济孤寡、体恤贫寒。在“天花”盛行的年月,李世珍还参与创办了牛痘局,免费为百姓接种疫苗,治疗疫病。李叔同5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但李家乐善好施的家风在李叔同幼小的心灵里扎根。李叔同曾经撰写对联怀念父亲:“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好的家风,造就了李叔同人中龙凤的品格和非凡气度。

  李叔同出生在10月,圆寂在10月,10月于他而言是有特殊意义的。为了做大做强李叔同文化品牌,从去年开始,故居纪念馆就策划在每年的10月份组织“叔同文化月”,通过系列活动传播大师的精神。当时,举办了一场“遇见大师 遇见美好”音乐会和“海河之子李叔同高峰论坛”;开设了文化市集,推出多款叔同元素的文创新品;组织了研学活动,讲述大师的故事和文化理念,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2024年新年之际,在天津机场候机大厅“遇见大师 遇见美好”音乐会再次举办。南来北往的旅客共同感受了来自大师及其家乡的热情好客。

  今年,“叔同文化月”将继续以音乐和学术研究新成果致敬大师,一场音乐会、一场高峰论坛,这两个活动将长期搞下去。从研究的角度深耕李叔同的文化品牌,同时,要带动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弘学”研究当中。从2022年起,“海河之子李叔同高峰论坛”已经举办两届,首届论坛有7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子和教师纷纷投稿,参与到李叔同文化研究当中,其中还不乏史料、物证新发现。今年10月即将举办第三届,我们用行动让大师精神福泽后人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李叔同创造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近20项第一,这样出圈的实力有赖于一众名师的教导,有赖于天津这座城市给他的滋养。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天津成为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很多的外来文化涌入。李叔同有着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后来又在辅仁书院(现在的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进行系统学习。中西文化的双重浸润,使其得以自如地徜徉于东西文化之间。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秉承西体中用,用西方文化的壳来讲述中国的故事。

  李叔同幼年在学堂读书期间,文笔就很好,老师给他的评语是“熟而不俗,轻而能腴”,说他的文章写得很丰满,评价很高。随着学业精进,他每到写作文的时候都是文思如泉涌。当时的课卷规定一个格里写一个字,李叔同常常一个格里要写下两个字,于是就有了“李双行”的美誉。这是他在天津的一段轶事,也印证了他“二十文章惊海内”的美谈。

  李叔同坚持“器识为先,文艺为后”的教育理念。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莘莘学子,使众多学生走上了艺术创作或者艺术教育之路,并且培养了包括丰子恺在内的一批大师级的艺术人才。

  丰子恺特别爱上李叔同的课,有一次他去交作业,李叔同说:“这位同学你等一等,你最近画作日渐精进,如果你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前行的话,一定会有大作为。”一句话点醒了丰子恺,家庭为他规划的是,到学堂学点文化,毕业后到学堂当个教书先生。由于李叔同的点拨,丰子恺的人生轨迹彻底被改写。基于此,纪念馆在遇到孩子家长的时候,常常善意提醒:一定要发掘孩子的优势,要优势发展。

  李叔同怀有爱国情怀,他一生都在追求知识救国、教育救国、艺术救国,他一直在探索。他在去日本留学之前创作了《金缕曲·将之日本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表达了自己将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心愿。那一代的探索者去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然后回来建设祖国,为民族的未来积蓄人才力量。他们的思想维度、视野、格局值得今人学习、研究和效仿。

  “叔”途同归的体验感

  李叔同养猫、爱猫,在与家人的来往信函中常提起“我的猫安否?”他还将自己的家称为“猫部”。传承大师文脉,延续大师精神,敞开大门迎接天下客,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故居纪念馆找到了有情怀、有创意,有韧性的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青年创业者团队。“创意和产品不仅要生出来,而且要活下去,并且活得漂亮。”沈岩说,“我们研发推出了猫部咖啡这个品牌,除了咖啡饮品,还通过发掘研究相关史料,例如李叔同断食期间的饮食,推出了青梅饮等多种特色饮品。来大师家中做客,品尝大师曾经饮用过的独一无二的饮品。”

  故居纪念馆通过挖掘史料发现,李叔同18岁的时候,在母亲和哥哥的操办下,迎娶了天津茶商的女儿。在今年五一假期,故居纪念馆不仅打开了位于海河边的西门,还在那里设立了“春柳茶铺”。春柳茶铺之名取自李叔同与友人创办的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它主营天津大碗茶,邀请大家来大师家里做客、品茶。猫部咖啡与春柳茶铺,一中一西相互应和,也体现出李叔同中西文化贯通交融的学识和理念。观众从不同的大门进入纪念馆,品味着李叔同“花枝春满,天心月圆”的绚烂人生,这种殊(叔)途同归的体验感,就是博物馆教育与研究的最好诠释。

  “叔同之夜”是故居纪念馆推出的又一特色文化品牌,每周的四五六日,当华灯初放,夜幕降临,故居纪念馆又以另一种风采吸引着夜游津门的游客们。解谜、答题、游戏、看演出、换猫部币......它的每一场活动都吸睛又烧脑,青少年、大学生,亲子家庭,闺蜜、好友......几乎全年龄段的观众都被它所吸引,进而成为大师的“粉丝”。目前“叔同之夜”在各种平台的好评率达到99.5%。用心用情,秉承大师的精神,凡事认真,一场活动贯穿始终的“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让大家真正能够学到大师的精神内核,见贤思齐,这就是每一场活动对人的启迪。

  “叔同之夜”的活动从1.0版本已经升级到2.0版本,3.0版本也即将上线。线路不同,玩法不同,答题内容就不同,换取的文创产品也有差异。很多孩子参与答题活动非常踊跃,不停在展厅里寻找答案,在这过程中,孩子就了解了李叔同的作为和贡献。游戏中有一个环节是学唱李叔同创作的《祖国歌》,故居里常常会出现不同家庭、不同性别、不同音高的游客们放声歌唱的画面,欢愉又温馨。有的孩子乐感逊色,就问工作人员:“阿姨,这首歌我还没有学会,我能唱国歌吗?”工作人员鼓励道:“能唱!只要是爱国歌曲都能唱。”孩子们的举一反三,印证着李叔同先生的爱国精神、勇猛精进的品德已经悄然流进人们的心田,化作给养和力量。

  小观众问妈妈:“妈妈,这个爷爷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啊!”只要走进故居纪念馆,沉浸期间,无论谁,都会被李叔同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所感染,希望他依然健在,希望可以向他学习,成为他那样的人。这就是活态传承,大家都愿意成为有学识,并且品格高尚的人。

  来自北京的罗老师、张老师是一对夫妻,二人利用闲暇故地重游,再次拜访李叔同大师。“我是南开校友,非常崇拜李叔同先生,他的教育理念、美育思想、个人修养都是我们非常敬重的。10多年前我曾经来过李叔同故居,这次来是重温一下。李叔同先生和当时的一众教育家们以新派思想开创中国新式教育先河。作为教师,我也在思考,如何回到真正的教育上,做一点长期的事情。”

  高畅、汪媛媛这对闺蜜相约到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参观。“我们俩去每一座城市,都会到当地博物馆参观。今天一进馆就看见猫了,发现原来李叔同先生喜欢猫。我俩在西门的铜像那里站了好一会儿。静静瞻仰大师铜像,感受他的恩泽,有种被爱着的感觉。叔同先生家把阴面的房间作为起居室,阳面的房屋作为祠堂,供奉先辈,可见他们把自己放得很低的位置,尊崇先辈先贤。通过参观,我们发现大师的为人和学识,是我们高山仰止的和应该一直追随的。这次参观也非常有收获,回去我们会把大师的贡献告诉孩子。另外,经常有外地朋友问我们天津有什么好玩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绝对是可以来打卡的好地方。”

  75岁的杨林是一名退休教师,他喜欢绘画、书法、朗诵、唱歌,面对李叔同先生,他觉得一切才刚刚开始。“海河水哺育了李叔同先生。看了展览,希望大师精神能够福泽天津,并且传承下去。李叔同先生是近代天津出生走向世界的第一人。纪念馆要全力以赴地挖掘李叔同先生和天津的渊源,通过搜集、整理史料,去印证大师祖祖辈辈就是天津人,这种文化认同要好好宣传。外地朋友要是让我推荐天津好玩的地方,我首推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座小而美的故居纪念馆,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意中,践行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深耕的发掘与寻找当中,搞研究、做学问,成为人们心向往之地。(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责任编辑:焦若玉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