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庄浪梯田 绘在黄土高原上的锦绣画卷

庄浪梯田 绘在黄土高原上的锦绣画卷
2024年05月21日 18:59 新浪新闻

   许曙明

   人们常说旅行是心灵的阅读,最让人铭记的是那些刻骨铭心的时刻,是那些初见美好时的心动。而平凉,就藏着这么一处宝藏美景,它就是庄浪梯田。追随夏日那一抹迷人的颜色,一段奇遇旅程,如画般的梯田,美进我的心田。

   当我们乘车在高高低低、起伏不平的庄浪大地上驰过时,你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梯田。望着望着,就会产生一个想法,这不是梯田,是描绘在大地上的巨幅油画。

   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地方:黄土高原的沟、梁、峁、壑、坡、洼、岭、脊,被修成一层一层,一台一台的梯田。有的规则,十几米宽,几百米长,一圈一圈绕山铺展,从山顶一直铺到沟底,层层叠叠,干净利索,舒缓而妙曼;有的不规则,或宽或窄,或长或短,错落有致,轻松随意,紧凑而有序。规则也好,不规则也好,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斜面的山坡被削开、垫平,山坡完完全全被一道道的折线分割,变成了一块又一块平展展的土地。

   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其“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原精心描绘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

   按相关定义,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它可以改变地形坡度,拦蓄雨水,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从而保证丘陵地区土地耕作和农业生产的进行。有关梯田的名称,宋代的范成大就已经提及,他在《骖鸾錄》中对仰山梯田进行过描写:“……至仰山,缘山腹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之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而眼前的这条状阶台式的田地却凑成了一大块画布,在不同的季节被描绘成不同色泽、五彩斑斓的巨幅油画。

   初夏,走进庄浪,整个庄浪大地像铺了一层绿毯,到处都是翠生生的绿,庄浪的绿,是梯田的绿。层叠的梯田,一层层,一片片,绿得漫山遍野,绿得生机盎然。这“梯田王国”之美誉,的确当之无愧。

   从山顶远远望去,境内梯田如云,密布山峦,从山顶到山腰,从山腰再到山脚,到处都是层层梯田。犹如一条条长龙,缠绕着一道道弯,盘踞在一道道梁。又宛若一架架天梯,直挂云天之际,若隐若现,仿佛步入人间仙境一般。

   站在川里,放眼望去,一坪坪玉米、一梯梯果树、一梁梁绿林,拉起手,连成片,欢快地舞向天际。近坡翠绿,远山黛青,跳跃着扯起蓝天白云。绿透的仲秋,绿透的庄浪,奏出不息的生命乐章,展开无边的绿色画廊,这是油画的底色;慢慢地,田埂上、田地中的桃、杏、李、果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那是油画上的点缀;往后,油菜花开了,一块一块、一片一片、一坡一坡,金灿灿、黄澄澄……再往后,小麦开始拔节、抽穗,玉米开始昂首、挺胸,苹果树、梨树开始挂果,意气风发,整个庄浪大地上五光十色,应有尽有,红的鲜艳,黄的夺目,绿的养眼,这才算是油画的主色调。

   这里是六盘山麓,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多沟深,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是曾经被公认为“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啊,何年何月,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幅美丽的油画呢?贫瘠的山坡地是什么时候变成肥沃的水平梯田的呢?

   生在农村的我,自小跟着父母干农活,知道山坡地与梯田的差别有多大,山坡地就是“三跑田”,完全得靠天吃饭,天旱了不行,庄稼会旱坏、旱死;雨大了也不行,土壤连同地肥会被冲走。而梯田就不同了,能够三保:保土、保肥、保水。小旱能抗住,下雨能蓄住,使得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庄稼就有了保障。

   将山坡地变成水平梯田,是庄稼人世世代代的期盼。可是,要想把山坡地变成梯田,谈何容易。尤其在没有机械的年代,凭借人挖车推,把这一面面、一座座山坡平整成梯田,是一个多么大的工程。

   驻足于庄浪县城中心的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纪念碑前,置身于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纪念馆内,让你切身体会到庄浪人当年修梯田的感人场面,仿佛看到了庄浪人抡起镐,挥起锹,小车推,肩膀挑,寒冬腊月修梯田的场景。他们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这片支离破碎的大地上,修出了数万亩梯田。

   所以说庄浪梯田最美,而且具有独特之美。从1964年到1998年,三十多年来,两代人的心血,让百万亩水平梯田横空出世,写下了庄浪历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也写下了一串令世界惊叹的数字:累计移动土方2.76亿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绕地球六圈半。倘若说愚公移山是个神话,那么,庄浪人就创造了这个真实的神话。没有任何的机械,没有任何的资金,没有任何的报酬,用一双双手,用一把把铁锹,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建造了当今世界上伟大的奇迹工程。这就是庄浪梯田除去风景之美的独特之美。正是这一独特之美,一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梯田越开越多,最后覆盖了道道坡岭。为了灌溉,这些梯田都沿着山体曲折盘绕,一级一级向上蔓延,最后连成了令人惊叹的一幅层次鲜明的立体的巨画。

   如今,走遍庄山浪水,放眼碧野蓝天,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一层层梯田从山脚缠绕到山顶,漫山遍梁,绵延数百里,道道山梁,如巨龙腾飞,一年四季,阴晴雨雪,景观各异。春来,青翠点染,似层层绿浪从天泻,一条条蜿蜒的田埂,曲折有韵,仿佛在神仙的画笔下隐隐而出,绘成变幻的弧线,渗透着图画的雕塑美和音乐的韵律美;夏至,禾苗成行,黛绿浓抹,麦浪滚滚,一日三时因天气阴晴变幻和云霞岚光的聚散,呈现出不同的神韵和情致;金秋,流光溢彩,是金黄和芬芳的丰收主题,像座座金塔玉宇;隆冬,银装素裹,披着纷纷瑞雪的梯田变成一幅色彩分明的黑白版画,若环环白玉堆砌云端。

   途中所见场景每每让我感慨不已,却又无以言表,同行的朋友都知道此时此刻语言有多贫乏,却仍不迭声地喊着漂亮,实乃情不自禁。

   返程时,车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盘旋而下,透过车窗,回望这片神奇的梯田,这层层叠叠的梯田如一部让天下人耐读的历史书卷,在这里变得更加厚重,也在我心里满满地沉淀下来。

   庄浪景点推荐

   关山

   初夏的庄浪,花红柳绿,生机勃勃。驱车在庄华公路上行驶,透过绿意浓浓的行道树,金灿灿的油菜和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与远处南面山成片的绿化带相互映衬,犹如世外桃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它就是景色优美的关山大景区。

   关山,又称陇山,是关中平原与甘肃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雄奇关山,方圆200多平方公里,上千种植物遍布密林,一百多种野生动物出没于山林,被誉为庄浪的“后花园”和“聚宝盆”。

   关山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和北段的必经之地,是历代兵家运筹帷幄的大战场,也是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接合部。关山,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厚重,民俗文化独特,适合旅游观光和文化养生。

   苍莽关山,如同巨龙,沿关陇古道一路向西,在庄浪东南立住了脚,而恰恰这一停,却成就了闻名遐迩的关山大景区。

   云崖寺

   云崖寺位于平凉市庄浪县东部,陇山山脉西麓,关山深处,西距县城28公里。汉武帝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支道通过庄浪县境,将庄浪与外界联系了起来,让庄浪的石窟艺术随之欣荣。

   庄浪的石窟寺开凿于西秦,发展于北魏,到唐朝时达到鼎盛。在历史上曾与崆峒山、麦积山、仙人崖等胜地齐名。是一座雄居奇峰秀岭中的历史悠久的石窟群,自北魏以来就是僧道隐士向往之所。

   整个景区山色秀美,奇峰高突、密林遍布、小溪清幽、窟龛星布、雀舞莺啼,处处飞红流翠,满目怪石林立。园内主要树种有华山松、油松、落叶松、红桦、白桦、山杨、梅树等。主要动物有金钱豹、鹿、麝、狍、野猪、红腹锦鸡、环颈雉等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

   云崖寺所在山峰被众山环拱,悬岩如厦、绝壁如堵,寺覆岩下,雨不能及。以主山白云洞为主的云崖寺周围有四台,东台观音山,似仙妹擎天,上有湘子洞;南台龙山,如青龙横卧、葱郁蜿蜒,又名“试斧山”;西台罗汉崖,又称“仙人头”,怪石垒垒,似罗汉排坐;北台棋盘岭,四台之外,还有麦垛山、狮子岭、罗汉洞、秋千架、笔架山、竹枝峰、姊妹峰、三仙崖、余洪鞭、响铃洞、行军峰、狐仙洞、石垛子等奇峰异岭。

   朝那湫

   在广袤而苍茫的黄土高原上,有两汪静水,亿万年隐在巍巍陇山的群峰林莽间,像西北大地的两颗神眸,幽远地凝望苍穹,见证着自然造化和文明演进,观照着上古风云与后世烟尘。这两汪静水,就是关山天池——朝那湫。

   朝那湫分前、后两湫。前湫略长,三面依山,西南临谷,内圆外广,轮廓圆转,形如卧蚕,面积30余亩,海拔2300余米。山水搭配,使灵湫的天然美姿更加裸露。每到夏秋两季,湫内清波荡漾,落日熔金;湫畔牛羊遍野,牧笛声脆,极富诱人色彩。

   来到这里,一年四季皆有值得欣赏的美景,可谓一时一景。春夏时节,桃木山一带草木葱茏,峰岭翠嶂,前、后两湫在一望蔚然的万千丘壑中辟出两点平阔明净的幽境,任群山映衬着清灵俊秀的模样,吐纳着关山深处的空灵气息。秋冬时节,山川苍茫,黄叶似焦,两湫在绚烂山色中依然清明如镜,虽然映照着周遭的缤纷和凋零,却自守一份恬淡安宁,与环境和节气形成对照,彰显着天然造化的兼容之美。

梯田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