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安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好农机保障 备战小麦抢收

安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好农机保障 备战小麦抢收
2024年05月23日 08:08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5月22日,在位于阜阳市颍上县陈桥镇的绿源家庭农场,望着丰收在望的麦田,农场负责人赵岩岩满心期待。

  “今年流转了2800多亩的土地,预计6月1日就可以开始收割了。我早早就对接好了农机服务组织,准备了6台收割机,3天左右就能全部收获完毕。”赵岩岩说。

  据悉,今年“三夏”抢收抢种期间,颍上县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6800台,拖拉机4万余台,配套各类农机具10余万台(套)。

  “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将用5天至7天时间基本完成全县150万亩小麦收获任务,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颍上县农机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要求各乡镇需至少组建1个应急机收作业队,由所在乡镇用于应急作业。此外,该县还推广订单作业、托管服务和“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方式,实行网格化管理,切实做好谷物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打捆机等机具保障工作。

  在阜淮高速阜南出口,阜南县在收费站路口专门设置了“三夏”跨区作业接待站,为过往的农机手提供防暑降温和生活必需品等物资。

  “从阜南下了高速后,看到这里设置了临时接待点,还发了毛巾、矿泉水等物资,感受到了这里的热情。”从江苏徐州前来阜南县跨区作业的农机手郭琛说。

  阜南县农机发展中心主任朱军介绍,阜南今年设立了“三夏”跨区服务站,建立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及时为机手发放机收作业指南,介绍县域内的小麦分布、作业路线、天气资讯,做好维修网点、供油等全方位服务。

  当前,我省小麦主产区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阶段,各地做足各项准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亳州市今年计划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2万台左右,力争5天左右基本抢收完毕。为确保机械到位,当地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小麦成熟状况、机具保有量,制作天气图、收获进度图和农机分布图,实行挂图作战,科学指挥调度小麦机收工作。利用小麦成熟时间差,加强县区之间、乡镇之间的机械调度,提高机收效率,做到人停机不停,多收快收、能收尽收。

  淮南市计划投入1.55万台联合收割机,大幅提高机械化收割能力,机收率稳定在99.5%以上。同时,在高速路口、进淮主要路段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12个,为外地来淮南机手做好服务。建立农机维修流动服务队25个,成立常态化应急作业服务队49个,随时做好辖区内的机具调度和应急准备。

  淮北市计划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6000台左右,力争用7天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小麦抢收任务。该市举办农机服务组织负责人和农机手培训班,加强小麦抢收作业应急调度、机收减损、安全生产、驾驶操作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并强化监督检查,保障安全生产。截至目前,该市已开展“三夏”生产培训超100场次,培训作业机手(修理工)超5000人次。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三夏”期间,全省计划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7万台左右,力争用10天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小麦抢收任务,努力提高小麦收获质量,确保颗粒归仓、丰收到手。

  (本报记者 许昊杰)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