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徽评:万物和谐共生 奏响生命乐章

【地评线】徽评:万物和谐共生 奏响生命乐章
2024年05月23日 09:19 安徽新闻网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中国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切实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取得新成效。沙沙作响的红树林、成群逐浪的江豚、奔跑跳跃的虎豹、翩翩起舞的鸟儿……一首首和谐动听的生命乐章正在神州大地接续奏响。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环境治理不断贡献力量。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生物多样性发生明显的改观,生存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大熊猫的濒危降为易危,藏羚羊从濒危连降两级到近危,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彰显建立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大量付出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不懈努力。

  中国是世界第一个制定生态红线规划的国家。该规划为大范围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制。该制度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证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全面限制有损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自然保护地是生态红线的核心组成部分,已初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覆盖18%陆域,4.1%海域。这些与生态相关的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为维护生态多样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危及生物种群的难题,在中国得到较好解决。森林覆盖率从10%提升到24%,自然保护地覆盖率从3%上升到18%,湿地受保护面积比例从5%提升到50%,大熊猫、雪豹、朱鹮、扬子鳄、麋鹿等濒临灭绝的物种数量已经得到明显恢复。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必须同舟共济,加强合作。中国自觉做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尽己所能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尤其近些年,中国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同时,推动达成并落实《巴黎协定》,作出“双碳”目标承诺,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倡议共同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充分展现全球生态治理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

  呵护生物多样性,以有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治慧”。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国际社会携手并进,才能更好地守护人类的美丽家园,全球生态文明之路方可行稳致远;只有建成地球生命共同体,才能让地球成为所有生物温暖的栖息地。期待你我共同参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奔跑。(作者 张全林)

自然保护地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