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观潮的螃蟹丨沅陵人就是要“靠天吃饭”,不服来辩

观潮的螃蟹丨沅陵人就是要“靠天吃饭”,不服来辩
2024年05月23日 11:52 红网

  沅陵,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怀化市北端,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

  历史上,沅陵是有名的成语之乡。

  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出典在沅陵的成语就有“学富五车,书通二酉”“湘东遗恨”“老当益壮”“马革裹尸”“夸父逐日”等。

  与之相关联的成语还有“焚书坑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汗牛充栋”“韦编三绝”“夜郎自大”,等等。

“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出典处“中华书山”二酉山。(图片除另有标注外,均由沅陵县委宣传部提供)“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出典处“中华书山”二酉山。(图片除另有标注外,均由沅陵县委宣传部提供)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地处边隅的沅陵,虽然经济发展比不上中原地区,但文化方面却不甘落后。

  据《沅陵县志》载,沅陵县在明清时期出了400余名进士举人,近百年来走出了1000多名教授,其中仅二酉村就有100多名,由此成为著名的“教授村”。

  这说明,沅陵人极为聪明好学,也很善于因地制宜寻找发展出路。

  2023年12月,沅陵县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且是湖南唯一的试点县。

  作为一个曾经苦于水、难于路、愁没钱的地方,却成为全国试点,成为了“靠天吃饭”的样本。沅陵,似乎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沅陵县城。(邓浩然/摄)沅陵县城。(邓浩然/摄)

  从“插翅难飞”变为“养鸡下蛋”

  初夏的沅陵,山水如画,绿能生金。

  作为湖南版图面积最大的县,糟糕的交通条件,曾让沅陵人吃尽苦头,也严重掣肘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当别的地方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现代交通不断兴起时,水运衰落、陆路“塌陷”、机场为零的沅陵,却陷入了被当地人戏称为“手无寸‘铁’”(无铁路)、“插翅难飞”(无机场)的窘境。

  如何破局?成为沅陵县历任主政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山与水,是大自然赋予沅陵最宝贵的礼物。

  沅陵县有沅水、酉水两大水系,911条溪河,水能蕴藏量居全省首位。

  同时,沅陵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年日照1395小时,多年平均风速1.4米/秒,风力、光照资源丰富。

沅陵县五强溪库区山青水绿。沅陵县五强溪库区山青水绿。

  努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声音,在沅陵县委、县政府中越来越多,越来越响。

  笔者注意到,早在上世纪70—90年代,沅陵县就开始了发展清洁能源的尝试与探索。

  当时,沅陵举全县之力,支持修建了凤滩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高滩水电站等大中型水电站,全县移民人口达11.4万,为国家“三线”建设及重点项目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凤滩水电站。(黄庭波/摄)凤滩水电站。(黄庭波/摄)

  “老一辈人,给我们留下了发展清洁能源的深厚积淀。”沅陵县水利局局长代益文告诉笔者,沅陵人特别是库区移民,对做大水电产业、建设能源强县有着特殊的情感、强烈的愿望。

  这种蕴含在山水间的精神力量,也坚定了沅陵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沅陵县清洁能源扩能增效产业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沅陵县支持新能源项目建设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出台,清洁能源这个具有特色的绿色产业,已在沅陵加速崛起。

沅陵产业开发区。沅陵产业开发区。

  而沅陵也抓住转型机遇,因地制宜,突出“一主两特”、清洁能源、科技创新、绿色生态“四大优势”,闯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以“有解思维”作好“无问之答”

  5月10日,“水电大县”沅陵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

  陕建铁建公司与沅陵就风电设备智造项目正式签约。

  这个项目选址沅陵产业开发区内,计划今年9月底投产。

  对这个项目,沅陵县期盼已久,标志着其新能源产业发展又在“链”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陕建(沅陵)风电设备制造项目签约仪式。(张环/摄)陕建(沅陵)风电设备制造项目签约仪式。(张环/摄)

  如何“靠天”吃好饭,进一步挖掘山水资源优势,沅陵一直在努力以“有解思维”作好“无问之答”。

  位于沅陵县境内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湖南目前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75万千瓦。

  而正在推进中的沅陵车坪抽水蓄能发电项目,计划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有望“再造”一个五强溪。

  这个电站被列入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重点实施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上百亿。目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审查,前期工程已开工。

  这个项目建成后,加上其他水电项目,将进一步巩固沅陵在湖南水电界的“霸主”地位。

  “水起”之时,更有“风生”。

  2023年6月,华能湖南让家溪风电场工程项目在沅陵开工建设。

  项目有两个湖南之“最”:湖南首个采用超6MW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的高山风电项目,省内最大单体积混凝土风机基础项目。这个项目年发电量可达2.1亿千瓦时,与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6.44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第三个湖南之“最”。项目从主体工程开工到当年12月8日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创造了湖南高山风电建设最快纪录。

华能湖南让家溪风电场工程项目开工现场。华能湖南让家溪风电场工程项目开工现场。

  第三个“最”,体现的是“沅陵速度”。

  “签约入驻后,沅陵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专班专人全程帮代办服务,从入驻到营运,仅用90天时间。”中建五局三公司负责人介绍。

  利用好资源只是其中一个“解题思路”,更重要的是,沅陵县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扫好屋子”,吸引更多清洁能源项目进驻。

  2023年,沅陵升级出台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挂帅、一个责任单位主抓、一个工作班子负责、一套工作体系保障、一抓到底落实。

  营商环境的“沅陵温度”,催生了项目招引的果实。

  沅陵已引进“三类”500强企业5家,签约清洁能源项目11个,全县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290万千瓦,正在推进溪地坪光伏发电等7个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沅陵县圣人山风电基地。沅陵县圣人山风电基地。

  作为一个山区县城,沅陵县基于历史积淀和现实努力,在清洁能源领域,硬是将自己推向了与先发地区同场竞技的风口。

  借“清洁能源”驱动乡村振兴

  “超前思维,全局站位,长远眼光,把清洁能源视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和‘换道超车’重要机遇。”

  “清洁能源”一词,在2024年沅陵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出现。

  为了延长清洁能源的产业链,沅陵县把能源开发与乡村振兴等结合,树立大旅游理念。

  凤滩电厂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去年获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五强溪水电站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推行“工业+旅游”新模式,围绕水电站、风电场等,打造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景点,让工业旅游成为游客的新看点、企业的新卖点、旅游的新热点、经济的新亮点。

创新政企合作,沅陵县五强溪、凤滩等电厂坝前垃圾实现常态化清理。创新政企合作,沅陵县五强溪、凤滩等电厂坝前垃圾实现常态化清理。

  “今后打算依托圣人山风力发电场将我们村的土特产推销出去,让老百姓有更多收入。”沅陵县凉水井镇张家佬村党支部书记李本树望着山上的“大风车”,说出了心中的打算。

  “在项目征地过程中,我们盘活了林木、土地等资源,促进当地村民增收。”沅陵县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昌华介绍,仅圣人山风电场建设,就为当地民众增收2350多万元。

  沅陵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也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改变。

  比如,打通了县内几个乡镇的“断头路”,修通了马底驿、张家坪等集镇至溆浦县低庄、观音阁镇的连接线,内联外畅不断加速。

沅陵县借母溪乡嗨乐坊农家乐。(邓浩然/摄)沅陵县借母溪乡嗨乐坊农家乐。(邓浩然/摄)

  5月13日,位于沅陵的张官高速公路项目古城山特长隧道左洞贯通;5月15日,沅辰高速全线通车,沅陵融入怀化一小时经济圈……

  这将为沅陵县在“靠天吃饭”这件事上异军突起,插上更多的翅膀。

湖南省沅陵县志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