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五业兴旺”活力涌!走进“黔北小江南”湄潭的十二时辰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五业兴旺”活力涌!走进“黔北小江南”湄潭的十二时辰
2024年05月23日 11:43 新浪新闻

  

  5月21日17:00,酉时,云淡风轻。

  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生态茶园里,村民杨芬把茶篓中刚采下来的一芽一叶茶青一股脑倒在电子秤上,这是她从上午7:00开始忙到现在的劳动成果。她有点紧张,更多的是期待:“老板,称一下!”“10斤半,厉害哦!一斤17元,总计178.5元!”叮的一声,手机支付程序里钱已到账。杨芬家就住在核桃坝村,采茶一天能挣到这些钱,还能照料老人小孩,她很满意。

  位于湄潭县永兴镇的中国茶海景区

  当下,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在被誉为“黔北小江南”的湄潭,人们正时不我待抓紧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紧盯产业、就业、创业、企业、公共事业“五业兴旺”,深入实施农民增收攻坚行动,奋力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富学乐美”提升乡村“四个水平”,全力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

  2023年,在持续巩固拓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成果基础上,湄潭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连续四年位居“中国茶业百强县”首位;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208元,高于全省5300多元,增长8.2%,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每一天,每个时辰,每分每秒,湄潭这座“最美茶乡”都在奋力奔跑,一个个全力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的生动故事精彩上演。

  初夏时节,让我们走进湄潭的十二个时辰,去真切感受这片土地上正在奔涌的活力与冲劲。

  围绕茶 做足茶  突破茶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产业兴旺”

  0030,子时,万籁俱静。

  抄乐镇群丰村,大陆壹号数字欧标有机茶园管护队队长李国辉突然被电话吵醒:数字平台传来警报,疑似有茶农私自喷洒农药。他立即前往,却发现是虚惊一场。原来,一位村民白天为菜园施肥, 在朋友家吃饭聊天到深夜,回家时路过茶园,背着的喷雾器被数字平台通过摄像头自动识别,触发了警报。

  大陆壹号欧标有机茶产业数字平台页面

  大陆壹号欧标有机茶园按照欧盟食品安全标准专业化种植和集中管护,农药、有机肥等由公司统一提供,严禁茶农私自打药施肥。同时,通过建设数字平台,实现土壤监测、病虫害预警等生产全过程可视化,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确保为消费者送上一杯干净优质茶。

  抄乐镇群丰村有机茶园机采现场

  800,辰时,天光正好。

  几辆大货车停在贵州春水堂茶叶有限公司仓库前,工人们紧密配合搬运装车,将数千件新茶饮原料包发往全国多地的奶茶品牌公司。

  “不管在全国哪个城市,当年轻人点上一杯奶茶补充元气和活力时,很可能就会尝到来自湄潭的味道。”贵州春水堂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豪对此颇为自豪。春水堂已与100余家新茶饮品牌公司、10万余家门店建立了长期供应饮品原料合作关系,公司刚刚搬进占地面积逾2万平方米的新厂房,生产线达24条,预计今年产值将超3亿元。

  贵州春水堂茶叶有限公司为知名新茶饮品牌提供饮品原料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力推进“产业兴旺”。湄潭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全力推动黔茶出山、黔茶出海,坚定不移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扎实推进茶园统防统治、良种良法、有机专用肥、相关认证、企业(合作社)联基地“五个全覆盖”,坚决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持续培优茶品种、提升茶品质、做强茶品牌,持续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会,巩固提升茶业作为全县首位产业、富民产业的作用。

  2023年,湄潭茶叶产量7.2万吨、增长4.55%,产值75亿元、增长15.9%,助农人均增收1.3万元。

  场景引客  住宿留客  业态聚客

  构建“场景+住宿+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

  620,卯时,朝阳破晓。

  从位于永兴镇的中国茶海景区观海楼望出去,目之所及云蒸霞蔚、绿涛延绵。中国茶海景区总经理崔元会告诉记者,五一假期,景区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中国茶海景区一角

  为让游客玩得尽兴,中国茶海景区近期增设坝坝茶休闲茶饮区、越野拖拉机游玩区、亲子游乐区、采茶制茶体验区、新茶饮等新业态,策划 “十二时辰”主题游玩项目,分时段推出系列文艺、茶艺表演,让游客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片茶园里,体验茶文化和人文风情。

  1200, 午时,和风徐徐。

  永兴古镇绣花巷,手艺人肖红文站在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木结构四合院里,迎接着络绎不绝前来选购手工花烛的游客。

  曾是黔北四大重镇之一的永兴古镇,2022年4月开始对木质建筑开展抢救性修缮保护,目前已完成古镇核心区26400平方米、138栋房屋的修缮,引进茶馆、书局、酒馆、特色小吃、手工艺展示展销等商户40余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七号基地·禅院坐落在中国茶海景区旁

  近年来,湄潭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做好茶旅、体旅、酒旅、水旅、康养等深度融合大文章,以“住”为核心,构建“场景+住宿+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用场景引客、住宿留客、业态聚客,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推动旅游提质升级,让更多农民群众吃上旅游饭。

  2023年,湄潭新增涉旅主体36家、限上住宿餐饮企业4家,接待游客422万人次、增长10.6%,实现旅游收入增长32.3%,游客人均消费增长19.6%。

  培大引强 优化环境 立体发力

  推进“企业兴旺”“创业兴旺”

  4:00,寅时,夜正深沉。

  贵州湄窖酒业有限公司酒厂二车间里,工人杨国俊开始上工翻料。行车从窖池中挖取糟醅,吊到酒甑区域,用打糟机打散,做上甑摘酒准备。杨国俊不时挥动铁楸,让中途掉落的糟醅尽数“归队”。

  贵州湄窖酒业有限公司万吨酒库

  创始于1952年的湄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畅销大江南北。然而,随着市场发生变化,一度跌入低谷。2011年,湄窖开启振兴之路,调整产品结构,组建四大酱香生产基地,深度布局和开发全国性市场,历经十余年发展,综合产能已达10000吨,成为遵义白酒产区的增长极。

  培大引强优化环境,全力推进“企业兴旺”。 湄潭坚持强企业、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做优“贵人服务·遵满意”品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培育壮大兰馨、栗香、琦福苑、阳春白雪、逅唐、茅贡、统之源等企业,培育规上企业4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1家,获批省级创新型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1600,申时,阳光和煦。

  贵州画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制茶车间内,工人和各类制茶机器都在“高速运转”,进行着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一片繁忙景象。

  贵州画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制茶车间

  2022年,4位年轻人周志强、赖明军、何记刚、李青青合伙创办了画春茶业。“通过实体门店、批发、网店等多种方式,我们的茶叶现在已经销往全国各地,眼下正在筹备出口茶贸易。”画春茶业负责人赖明军介绍。

  深化改革立体发力,全力推进“创业兴旺”。湄潭立足围绕茶、优质稻、辣椒等特色产业,积极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工、优秀毕业生等群体返乡创业。深入实施“双培养”工程,培养市县两级领军人才55人、乡村振兴后备人才689人;大力实施“百村万名‘新农人’计划”,培养农机手、制茶大师、调饮师、直播电商达人等2万余人,孵化村播中心30个,推动茶园无人机飞防、新茶饮拼配、新媒体带货等现代技术赋能发展;积极“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结合专人专抓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培育合作社人才396人、发展专业合作社502家、带动就业24000余人。

  强化保障 加大开发  聚焦民生 

  推进“就业兴旺”“公共事业兴旺”

  1905,戌时,晚霞满天。

  从复兴镇搬到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的张金燕吃完晚饭,来到自家楼下的乡村振兴产业车间缝制棒球,固定、缝制、检查,一个个棒球成品经过她手迅速完成。在家门口就业,她每个月能挣到两千多元。

  田坝社区内的棒球加工车间让居民有收入

  田坝社区是湄潭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有人口1735户6679人。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社区依托珠遵协作,与珠海相关公司合作开办乡村振兴产业车间。同时,开设助邻餐厅为老人提供便宜可口饭菜,组建邻里互助服务队精准结对帮助留守老人,让年轻一辈没有后顾之忧,放心走出家门就业创业。如今,田坝社区有劳动力家庭平均每户2人以上就业,劳动力就业率达98.4%。

  强化保障加大开发,全力推进“就业兴旺”。 湄潭大力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高质量抓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多措并举开发就业岗位,持续巩固和扩大农民群众工资性收入。同时,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积极探索“社区组织、邻里互助、适当补助”模式,大力开发群众互助岗位,促进灵活就业。2023年,共安置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农村低收入人口及其他乡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97人。

  采茶时节,群丰村村民忙着丰收。

  2220,亥时,夜阑人静。

  永兴镇居民李广右手不慎划伤,他的邻居立即开车送他到永兴镇卫生院进行微创缝合。从进医院到缝合伤口,全程无挂号无排队无等候。

  作为一家乡镇卫生院,永兴镇卫生院拥有先进的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CT、彩超等多种医疗设备,设施齐全,布置温馨。副院长石群告诉记者,接下来医院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让患者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关爱。

  聚焦民生提升服务,全力推进“公共事业兴旺”。湄潭聚焦教育、医疗、“一老一小”保障等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成24个未保中心和“儿童之家”、1个养老服务中心和12个养老驿站;实施教育发展“三年提质攻坚行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7.24%;推动3家县直医院新住院大楼搬迁投用、县中医院通过三级评审,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2个,镇村两级医保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

  在乡村产业上求突破,在乡村旅游上走前列,在乡村文化上创品牌,在乡村建设上显特色,在乡村治理上做示范,全力做好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湄潭县委书记沈建通说,下一步,湄潭将按照 “一类村示范引领、二类村改进提升、三类村补短追赶”的要求,加快建设贵州最美乡村和西部共同富裕示范县,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展现湄潭作为、作出湄潭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范朝权  刘皓 邓钺洁 胡晓梅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周文君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