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网评】赖清德等“台独”势力无法代表台湾主流民意

【中国网评】赖清德等“台独”势力无法代表台湾主流民意
2024年05月24日 09:59 中国网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彭韬

  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就职讲话中大肆宣扬“台独”理念主张,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煽动两岸政治对抗。其讲话处处充斥着“假和平、真台独”的政治算计,暴露出其顽固“台独工作者”“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兵凶战危制造者”的真面目。

  赖清德的“台独”本性表明了他对两岸关系的错误认知和危害。其种种危险行径绝对不会给台湾带来和平,只会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灾难,把台湾推向战争深渊,让两岸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挑战。当前“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离、要合作不要对抗”是岛内主流民意。但赖清德却罔顾主流民意,硬要裹挟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坐上与中国大陆对抗的“台独”战车,将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和十四亿中国人民割裂开来,以所谓“守护主权”来欺骗民众,抗陆谋“独”,严重伤害两岸同胞感情,完全置同胞生死于不顾。

  事实上,民进党当局已经逐渐失去代表台湾主流民意的资格。此前在台湾地区举行的“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遭受重大挫败,仅获得五个县市执政权,这是台湾民众对治理失败、失能、失序、失德的民进党当局极度反感的集中体现,也深刻反映出岛内民众对民进党近年来所采取的一系列错误行为和荒腔走板的政策感到强烈不满和失望。后来赖清德虽然赢得了2024台湾大选,但是仅仅获得了四成选民的支持。而2024年的台立法机构选举结果更是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中国国民党成功获得了52个民意代表的席位,重新夺回了台立法机构第一大党的地位。这一转变既预示着台湾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也体现了大多数民众对于民进党的不信任和不支持。赖清德作为“双少数”的首长,面临的是“朝小野大”的尴尬局面,标志着执政党的影响力相对减弱,而在野势力和民间声音的影响力则相对增强,也更加说明赖清德等“台独”势力无法代表台湾主流民意。根据台湾媒体TVBS5月20日最新民调,有超过半数的岛内民众表示并不看好赖清德执政后两岸关系的稳定维持,这对赖清德的“台独”主张无疑是一记响亮耳光。

  当前台海形势复杂的根源在于以赖清德为首的民进党仍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而此次赖清德“520讲话”更是延续了其一贯的“台独”路线,再一次充分暴露了其“台独工作者”的本性。他一边打着所谓“和平民主”的外衣空谈两岸对话交流,一边又以各种卑劣手段实施谋“独”挑衅。此次演说完全避而不谈“九二共识”更是对两岸关系、台海和平的公然挑衅。赖清德之流不管用什么来包装自己,粉饰太平,都是在欺骗两岸民众,破坏两岸现状,但却无法改变两岸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和“反中抗中”的充满敌意的对抗思维,只会让其碰得头破血流。

  中国大陆对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也绝不会给其留下任何机会空间。不管形势如何变化,面对各种谋“独”挑衅以及外部势力干涉,大陆在把控两岸和台海局势方面,始终展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战略定力和有效的反击能力。近年来,随着两岸民间人员往来持续扩大和各界交流持续热络,解放军常态化环岛演训以及反“独”促统大势不断增强,有针对性地将对台军售外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有效地震慑并挫败了“台独”顽固分子的分裂行径,更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不管岛内局势如何变化,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不会改变,大陆已经牢牢掌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主动权。

  “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是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两岸关系要想重回和平发展正确轨道,就必须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这一定海神针。历史与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融合,并坚定不移地推进祖国统一进程,这不仅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更是人心所向。而“台独”分裂行径则是逆潮流而动,是一条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的险峻之路,更是一条终将走向失败的绝路!死路!

  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的意志坚如磐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坚不可摧,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的行动坚决有力。不管今后“台独”势力如何叫嚣,大陆必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