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聚焦武王墩】“鼎食钟鸣”,呈现楚地风貌

【聚焦武王墩】“鼎食钟鸣”,呈现楚地风貌
2024年05月24日 09:04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武王墩墓出土的卧牛钮圆鼎。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武王墩墓出土的卧牛钮圆鼎。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鼎食钟鸣、礼序乐和!雄踞南方的楚国,以精心铸造的器物,向今天的人们实证着极为精彩的楚地风貌和先秦历史。

  淮南武王墩墓近日进行了第二次考古成果发布。目前,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北一、二室,西一、二室发掘完毕,东一室、南二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共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古人“视死如生”的思想观念,在墓葬中表现得非常具体。武王墩墓出土的青铜器、漆木器、动植物遗存等,展开了一幅楚国“鼎食钟鸣”的生活画卷。青铜类别、形制,蔚为壮观;漆器纹饰、色彩,巧夺天工,众多文物长眠地下两千多年,依然给今天的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中国古代,鼎一般是烹煮器,簋、簠等属于盛放器。武王墩的青铜器,主要出土于东一室,还出土了各类其他铜器150多件/组,包括烹煮器、盛食器、盛酒器、盥洗器、挹注器等,涵盖鼎、簠、缶、鉴、壶、钫等,器型种类齐全,并且绝大多数保存完好。鼎内动植物遗存非常丰富,其中动物骨骼遗存鉴定出有黄牛、猪、狗等10余种动物;植物遗存发现了葫芦、甜瓜、梅、栗等瓜果、坚果,粟、黍、水稻等农作物,花椒、锦葵等香料作物等。

  动植物遗存不仅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饮食偏好,也揭示了当时楚国的饮食文化。而从诸多青铜器的器型来看,楚式青铜器既有自己独特的器型和组合方式,又遵循着中原周礼的内在逻辑,为楚国的礼制文化增添了独特色彩。

  最受关注的大铜鼎5月18日下午被成功提取。该鼎口沿直径为88.9厘米,高度是111.5厘米,鼎耳间距约111.7厘米,从口径上来说,超越了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楚大鼎。大鼎“热度”在线,那么,其他青铜器呢?现场的青铜甗与青铜簠,无疑是新晋“网红”。

  青铜甗,共有三款,同类不同款,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合体。这一造型似曾相识,今天我们熟悉的蒸锅,或许正是由它演化而来。在造型上最为特殊也最为罕见的,是一件“折叠腿”甗,它三足高挑纤细,“膝盖处”设置折叠机关,折叠可达90度。

  青铜簠,在造型上都是方形器,与现在一些饭盒有相似之处,武王墩墓近期出土的几件青铜簠,还残留部分“打包绳”。簠是古代先民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等饭食的器具,出现于西周中期,战国晚期以后消失。一件铜簠格外引人瞩目,因其口沿处有十二字铭文,“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器盖和器身铭文相同。正是这句话,对于确定墓主身份或为楚考烈王起到关键作用。

  这些饮食宴享起居用具中,除了青铜制品,还有百余件案、俎、盒、榻等漆木质制品。当然,出土的漆木器文物中,最为震撼的当属“音乐文物”。北一室、北二室提取出600余件/组器物,多数为琴瑟等弦乐器。那么,楚王的文艺生活又如何呢?

  椁室西一室、西二室内有大量的木俑出土,数量空前。此前,考古人员判断,这是“歌舞俑”,他们,或许为楚王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乐队”。本次发现的笙竽类乐器,不仅有吹嘴、笙斗、苗管,还发现了簧片,簧片是笙竽类乐器发声的音源。武王墩墓早前已经出土了两套青铜编钟,新发现的钟架和瑟架,也和编钟完美吻合。而本次发现的瑟,达到了2米之长,创造了新的历史。专家介绍,了解先秦丝类乐器弦的材料、制作方法,对于今后复原有音响的瑟,具有重要意义。

  武王墩椁室北室,墨书文字明确标注有“乐府”二字,而椁室内正是对应放置乐器。以此推断,楚国宫廷音乐不仅有精美器物,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史料记载中,楚国音乐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在楚地交汇,雅俗共赏,和而不同,亦成为民族融合发展的见证。

  楚地音乐独步世界、独具审美。而音乐器件大多为漆木器,它们的制作融多种技艺为一体,也形成别样的审美风格。在制作工艺上,楚国漆器以黑漆红漆为主,但是,不少漆器也存在“点睛之笔”,一抹蓝或一抹黄,成为令人难以忘记的“亮色”。

  乐器笙的残件,看上去黝黑锃亮,是因为它的漆彩成分以炭黑为主。西侧椁室出土的一件木俑,虽然面部漆彩已脱落,但口含丹朱,似乎呈现了跨越两千年的笑容。编钟支架顶端的兽面纹,以雄黄和雌黄的混合物构成黄彩,提亮木俑八字胡和眉毛,则借用了描金工艺。

  我们惊叹于2000多年后,这些漆木器重见天日时,依然如此明媚而鲜艳。但是在专家看来,呵护这份“明媚”,需要诸多条件。武王墩大墓椁室内充满积水,埋藏深,用青膏泥密封,形成一个低氧环境,漆器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也意味着,一旦出土,它们需要尽快“重返”饱水环境,以防止漆皮起皱脱落。漆器,正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为今天的人们努力呈现2000多年前的风采。

  在武王墩墓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看来,面对诸多类别的文物,发现最初的模样、研究最初的工艺,正是为了最终的、最细致的呈现。失落的文明印记和历史细节,经过打捞和还原,焕发夺目光彩,呈现给我们、呈现给世界。

  (本报记者 晋文婧)

青铜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