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7年鼓声不断!探访太原市首座“锣鼓特色学校”

7年鼓声不断!探访太原市首座“锣鼓特色学校”
2024年05月24日 08:52 新浪新闻

  

  

  央广网太原5月24日消息(记者张洁)山西民谣云:“绛州鼓,威风锣,太原锣鼓耍大钹。”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锣鼓与晋南威风锣鼓、绛州鼓乐、翼城花鼓共同组成山西四大鼓种。传承非遗技艺,普及传统文化,七年时间,太原锣鼓扎根太原市杏花岭区淖马小学,在孩子们的激情与活力中,得到了更好的延续与发展。

  淖马小学是太原市一所农村小学,生源来自所在地淖马村及周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目前在校学生有260人。学校虽小,但其是太原市第一所“锣鼓特色学校”。2017年学校成立少年雄风锣鼓团,先后有一千多名学生参与锣鼓的学习和表演。淖马小学校长岳洁告诉记者,锣鼓团是以整班形式全员参与,“学校一共配备锣鼓器乐60套,一、二年级以音乐识谱为主,三、四年级开始接触锣鼓训练,五、六年级学生是锣鼓队主力。”岳洁说。

  为何要将太原锣鼓引进学校,岳洁表示:“在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中,具有很强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太原锣鼓,与我们学校的特点和氛围相符。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更能将热爱家乡的情怀扎根心灵。同时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丰富学校的社团文化。”时光荏苒,太原锣鼓的铿锵与磅礴,浸润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其中有些孩子更是从中找到了相伴一生的兴趣爱好。

  记者采访时,锣鼓团正在指导老师杨金龙的带领下,在操场上进行练习。大鼓、小鼓、大钹,孩子们身着红黄相间的表演服,动作整齐划一、鼓点铿锵有力、个个精神抖擞……杨金龙是太原市杏花岭区锣鼓艺术协会主席,从事锣鼓表演已有四十多年。作为公益指导老师,他会定期在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来学校进行锣鼓教学。“你看到的这批孩子学习锣鼓不到一个月时间,但是进步飞快,这段时长2分多钟融合太原锣鼓基础技艺的表演,他们完成得非常好。”杨金龙欣慰地说。

  2023年6月,淖马小学少年雄风锣鼓团代表杏花岭区,参加了太原市锣鼓大赛,作为年龄最小的队伍,孩子们以一段铿锵有力的《少儿雄风 太原锣鼓》,荣获太原市锣鼓大赛三等奖。“当时同台竞技的其他队伍,都对我们小学生锣鼓团不啬赞美之词,从孩子们身上,大家感受到了太原锣鼓薪火相传的生生不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