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海岸线“蝶变”,“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海岸线“蝶变”,“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2024年05月24日 16:07 四川新闻网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实地察看修复治理后的海岸线生态环境,并同正在海边休闲锻炼的市民游客亲切交流。习近平强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因海而生、因海而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自古以来老百姓的生存之道。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和丧失生态功能的养殖池,到阳光海岸绿道上,绿树葱茏、草木清香,成群的海鸥翱翔在碧海蓝天之间,生态向好的背后,既是“生态与发展齐飞、绿水共青山一色”的生动实践,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又带来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存环境改变,提升生活品质,为文旅产业发展擦亮生态底色。海岸线“蝶变”,有“颜值”,更有“气质”和“产值”,擦亮了蓝天、碧海、金沙滩的金字招牌,让“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擦亮生态底色,让“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好生态,不仅优化环境,更是群众的“幸福不动产”,挖掘海岸线发展潜力,必须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好退港还岸、退岸还海,在修复生态、保护生态中利用生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日照阳光海岸绿道全长约28公里,建设观景平台、运动步道、游客休憩广场等,是一条功能复合、活力多元的阳光海岸带。善于把山野、田园、滨河、湿地、海滨、景区互联互通,既串珠成线,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带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又活用生态资源,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科技创新赋能,让“港口流量”变“经济增量”。发展绿色产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革,要统筹利用海岸线资源,坚持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港口,让“港口流量”变成“经济增量”。旅游的基础在生态,旅游的潜力在海湾,随着海岸线综合治理水平和效率提升,解锁了海岸线美丽密码,要借助良好的港口资源、生态资源,提升亲海空间,释放生态保护红利。旅游产业是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依托美丽海岸线发展文旅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坚持需求导向,打造涵盖音乐、体育、沉浸演绎、市集、美食、露营灯多元业态的文旅产品,让海岸线“沸腾”起来。

  依靠苦干实干,让“碧海银滩”变“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碧海银滩,碧海银滩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海岸线知名度、影响力越来越大,也为周边群众创业就业创造了条件,善于探索集茶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园区,把废旧渔船改成民俗,变成打卡点,凸显海岸线旅游的亮点特色、个性魅力,既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也让游客在住船屋、吃海鲜、逛博物馆中有更美好体验,持续保持海岸线文旅热度。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搞好特色旅游,既需要领导干部当好“领头雁”,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万众一线、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讲好“碧海银滩”新故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依靠海岸线,促进文旅产业发展,要坚持修复生态和保护生态“双轮驱动”,将民俗旅游、农业采摘、历史文化等资源统筹起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民生等多赢局面。(文/梁文音)

金山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