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丰富数字乡村应用场景

丰富数字乡村应用场景
2024年05月25日 06:19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目前已形成数字经济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多种模式,如信息平台模式、单品数字化模式、农业产业园模式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较为有力地提高了“三农”数字化发展水平。

  今年春耕生产中,一大批数字化手段大显身手,使得我国这一最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变得智慧、高效。数字化手段正在改变和优化传统资源配置模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从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多方面,提高乡村振兴发展质效。

  我国地大物博,农业农村资源十分丰富。如何高效利用好资源,一直是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演进,数字化手段加快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农村治理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新诞生的多项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背景下催生的全新管理模式,都在不断提升我国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黑龙江省桦南县“互联网+基地”的模式,实现了土地规模化和农产品的品质升级,提升了农业农村资源利用效率。

  近些年,我国围绕数字乡村建设作出系统部署,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到《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再到《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都有对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农村资源利用效率的明确要求。比如,《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中就提出要“求好不求快”,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多地紧扣实际,高效利用数字化手段,涌现出山西省隰县推动产业服务平台与“农旅商”协同发展、山东省微山县以信息化助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质增效等一批典型案例,体现出系统部署的优势和效用。

  当前,不少数字乡村建设实践结出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硕果”,如运用遥感监测、智能灌溉进行土地的精细化管理;使用大数据统筹调度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减少浪费;远程培训、在线教育等方式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运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价值;等等。从目前看,以数字化手段高效利用农业农村资源的场景还远不止于此,应当涵盖农村生产生活和治理的方方面面。

  必须看到,在一些乡村建设中,还存在着规划缺乏统筹、重复建设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等情况。各地应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涉农数据资源、智慧农业、乡村数字富民产业、乡村数字文化、乡村数字治理、惠民文化、美丽乡村等建设做实做好,为提升资源使用搭建更优平台。还应充分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和需求,因地制宜,避免重复建设,坚决杜绝“形象工程”“一刀切工程”。通过一系列举措,要让数字化成为基层减负、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扎实有效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维维)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