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创新潮起活力涌 奋楫争先谱新篇——“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简介

创新潮起活力涌 奋楫争先谱新篇——“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简介
2024年05月25日 03:55 光明网-《光明日报》

  创新潮起活力涌 奋楫争先谱新篇

  ——“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编者按

  日前,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向社会发布“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并首次发布“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一批充分反映文化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健康发展,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文化企业入选“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这些创新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成长性企业绽放光彩,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培育新优势、积蓄新动能。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秉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使命任务,积极做好优秀国产影片和进口影片的出品、发行、放映工作。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7.44亿元,净利润9317万元,净利润增长率114.2%,发行影片296部,票房合计85.47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17.12%。公司以“版权意识,制片思维”引领实质发行,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主投主控力度,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下功夫,出品、发行的影片《无名》《长空之王》《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拯救嫌疑人》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有良好表现,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华夏电影院线保持全国排名第十位,直营影城举办的“公益之心,爱在华夏”活动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加强对外合作,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签订“一带一路”电影联盟战略合作协议,与美、日、意等多国开拓电影合拍项目,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强化数字化建设,筹备搭建“人民院线数字平台”,巩固提升网络传输业务,推进国产LED播映系统建设,构建“双屏联动”营销矩阵。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以文化数字化为主营业务,2023年,公司收入1.19亿元,较上年增长45%,连续三年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牵头制定了“舞台艺术表演数字化”和“非遗数字化采集”等行业技术标准,联合行业优秀企业单位共同研发面向国家文化大数据的CHIM文化遗产信息模型和微痕提取等数十项专利技术,成为首批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搭建艺术档案数字化管理与应用平台,自主研发艺术档案数据柜。联合相关专业技术机构研发建设创新型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数字文旅驿站。利用5G+4K等技术,实现“大屏”“小屏”跨屏互动,在多个线上平台进行双视角“云直播”,构建“云剧场”。持续推动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数字出版工程,累计出版音像、电子出版物上万种,《中国连环画数字图书馆》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百佳数字出版精品。出品的纪录片《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

  央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央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国有企业,持续夯实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央广网扎实推进各项重大主题报道,《每日一习话》《习声回响》等栏目被列为中央网信办年度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项目;《央广网评》成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引导网络舆情主力军。截至2023年年底,“云听”用户规模达2.6亿,其中车载端装机量7900万,汇聚全国1900余套地方广播频率,是全国电台直播流聚合第一平台。不断推进“广播+重点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音频客户端+车载音视频客户端+互联网电视+全媒体购物”融合传播生态圈和融合营销生态圈建设。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云遇中国”项目聚焦乡村振兴助农升级,银河互联网电视对视障人士家庭免费开通《光明影院有声专区》,央广交通全年播出公益广告超500次,策划制作70余条公益提示内容,彰显主流媒体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50.12亿元,利润3.07亿元。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设立、负责数字内容运营的专业公司。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7亿元,净资产100.2亿元。作为国有文化企业,公司积极转播冬奥会赛事,助力“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直播、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全民阅读大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全年赛事运营超8000场,赛事直播总时长超16000小时,涵盖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亚运会等全球重大赛事。携手中国国家京剧院以5G+4K云演播全新模式打造“最美中国戏”,成立“中国传统文化咪咕研究院”。发挥资源优势,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咪咕海外社交媒体内容曝光量达15亿,视频观看次数超2.5亿次。连续四年承办中国-东盟网络短视频大赛等文化交流活动,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荣誉。聚焦产业前沿,筑强内容+科技+融合创新能力,精心打磨咪咕视频等“硬核”产品,积极拓展VR/AR、云游戏、元宇宙等新领域,全年数字内容收入达280亿元,同比增长31.6%。

  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开展网络微短剧、网络文学等业务,全球注册用户8亿,月活用户超3亿,2023年获“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100强”“中国版权影响力企业”等荣誉。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净利润2.5亿元,净资产6.3亿元。每年组织创作大量彰显时代风貌的现实题材精品力作,2023年,多部作品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充分发挥自有版权网络文学IP优势,实现剧本改编、影片拍摄、内容宣发等一体化制作,打造一批优质微短剧内容。公司经营小程序付费(繁花剧场)及客户端免费(河马剧场)相结合的产品业务形态,累计注册用户超4亿,月活用户1.6亿。公司利用数字化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海外网络微短剧、网络文学业务覆盖北美、东南亚、非洲等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注册用户6000万。2023年,公司出海2000余部网络文学作品和300余部网络微短剧作品。

  郭帆(北京)影业有限公司

  郭帆(北京)影业有限公司以郭帆导演的电影作品为核心,致力于中国科幻电影开拓、中国电影工业化完善和新导演扶持,在影视剧集、衍生品开发、影视教育等业务领域进行探索与创新。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亿元,净利润0.5亿元,净资产1.4亿元。自成立以来,公司参与投资、出品和制作了众多类型多元、内容丰富的电影作品,票房累计达152.26亿元,其中以电影《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为代表,票房成绩优异。《金刚川》《万里归途》《宇宙探索编辑部》《刺杀小说家》等电影也均在类型拓展、内容创新、影片口碑等方面取得好成绩。除传统的电影出品和制作,公司在电影产业链更多环节进行探索。2023年,公司与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合作,共同创办了“小苔藓工程”——科幻电影训练营,从科幻和电影的多重维度进行全方位集中免费培训,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培养更多新鲜血液。创立G!lab电影工业化实验室,与小米、华为、商汤等科技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锋尚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锋尚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创新型文化科技演艺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涵盖大型文化演艺活动、创新型文旅产业、公共艺术光影演绎、游戏与虚拟泛娱乐四大领域。2023年,完成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闭幕式和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等国家级重大活动。公司曾担任冬奥会开幕式灯光设计及工程总包,以及负责冬奥会闭幕式、冬残奥开闭幕式承制工作。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场景,先后承担国内首家大型汉文化水上实景演艺《天汉传奇》、陕西西安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山东尼山大型室内剧场演出《金声玉振》、大型全景体验式情景演出《汉颂》的总制作。基于“锋尚设计院+锋尚规划院”的创意孵化载体,以演出、文旅、互娱、商务拓展、工程管理五大事业部为核心支撑,发展多元化业务布局,打造集线上虚拟演出、游戏交互、社交体验等多种娱乐形式于一体的全新业态。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7亿元,净利润1.3亿元,净资产33.1亿元。

  天津恒达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恒达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形成文旅装备、智慧场馆、数字展览、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五大业务板块,服务全国98%的一级博物馆及数百家4A、5A级景区。公司上线了基于文博和科技馆行业专属大模型的AI知识互动问答,受邀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编写信息化相关词条案例,参编历次出版的中国智慧博物馆蓝皮书,参编《博物馆智慧服务体系规范》等地方、行业标准,制定并获批了《文物二维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等5项企业标准。公司的“自助导览服务平台”被工信部认定为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和“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奖”;“人工智能博物馆藏品管理解决方案”被工信部评为“2021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3月,公司拥有知识产权300多项。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97亿元,净利润3079.92万元,净资产3.8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71%。

   长城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长城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是河北省第一家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集团,省属文化类一级企业。建设运营“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冀云·融媒体平台,同时拥有冀云客户端、长城24小时客户端、长城网、河北经济日报以及长城新媒体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官方号及其他第三方媒体号等在内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全网总用户突破1.5亿。2023年,5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创新推出的短视频日播栏目《百姓看联播》,全网浏览量超11亿。“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用户数2600万,居全国第1位。冀云·融媒体平台系列客户端总下载量6500万,访问量超340亿次。自主研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上平台,“问政河北”平台服务河北省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入驻理政单位4600多家。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净利润5065万元,截至2023年年底,净资产3.9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22年、2023年同比增长均超20%。

   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内蒙古新华书店,2021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企业“第一股”。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7.92亿元,净利润3.15亿元。公司围绕主业精耕细作,拓展幼教、中职、高等院校和研学旅行市场,拥有18家研学基地,每年开展研学活动上千场,教师培训百余场。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双效统一,近年来完成自治区98家传统书店升级改造,建成“七进工程”店近130家、农牧区家庭书屋70家,配置自动售书机55台、流动售书车33辆,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农牧区。首创“鸿雁悦读”与草原书屋一体化改革,通过“百姓点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每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近万场、流动售书3000场,连续8年推出“书香伴你过大年”大型公益活动,参与人数近600万人次。加快转型升级,建成两座超万平方米的新华物流基地,智能分拣、智能包装、电子分拨等先进系统上线运行,“内蒙新华马上购”线上书城提档升级。

  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文化科技企业,业务范围涵盖高科技文旅装备研发制造、主题乐园及景区创意规划设计、数字创意内容开发制作、文商旅综合体投资建设和运营四大板块。202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亿元,净利润1200万元,净资产2.44亿元,研发费用增长率超20%,是文旅部首批12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截至目前,公司在全国百余个城市落地高科技文旅项目2000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7项。自主研发的数字动感球幕影院“360极限飞球”,被文旅部确定为“一带一路”重点投资项目,已在80个国内知名景区及城市落地,市场占有率超过70%。结合景区、城市主题文化,创作“飞越美丽中国”、“一带一路”系列球幕数字影片30余部。深度研发大型智能仿生巡游装备,《中华巨马》《金甲麒麟》《巨熊北北》《机甲凤凰》等“东方神兽”系列作品相继落地。

   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阅文集团旗下企业。2023年,12部作品入选中宣部文艺局“优秀网络文艺作品展示”;与恭王府联合主办“阅见非遗”征文大赛,6万多部作品涉及127个非遗项目;旗下作品连续七届获中国科幻领域最高奖项“银河奖”。在助力改善乡村儿童阅读条件、全民阅读推广、赓续红色精神等领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提速提质网文出海,截至2023年年底,海外门户起点国际上线约3800部中国网文的翻译作品、1500余部漫画作品,向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全球多地授权数字出版和实体图书出版作品约2000部,涉及20多种语言。在网络文学、实体出版、有声、动漫、影视、游戏等领域持续贡献优质作品,《斗破苍穹》《星辰变》《全职法师》和《武动乾坤》等高人气动画续作表现亮眼。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6.5亿元;净利润1.6亿元,增长率47.3%。

   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哔哩哔哩(运营主体: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综合性视频社区,被用户称为“B站”。B站已成为国产原创动画最大的出品方之一,累计上线国创动画661部,累计出品270余部。致力于国创动画“走出去”,在海外发行国创作品超70部。B站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纪录片出品方和播出平台之一,累计上线3500余部纪录片,包括705部传统文化类纪录片,其中26部由B站制作出品,积极推动优质纪录片走出国门,累计将20部传统文化主题纪录片发行至海外,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区域。打造“刷屏级”网红思政课,构建高质量网络思政平台,2023年,重点策划“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B站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拥有40余项专利,2023年,上线“B站高能链”,推出“bilibiliindex大模型”。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上线B站公益平台,入驻34家知名公益机构,累计上线79个公益项目,51万次用户参与捐赠,累计募集善款945万余元,相继支持建设6所乡村学校,就读学生共计6546人。

   上海黄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黄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帆书App注册用户突破7000万,在全球范围内设立2000多家城市运营中心,仅2023年新增影响阅读人数超1000万,共解读书籍超1100本,音视频累计播放超67亿人次,用户收听总时长超11亿小时。2023年9月,由帆书App发起的“帆书·书卷里的中国”百城百讲全国巡讲活动启动,未来3年将走进全国不同城市,通过名人大咖的视角,打造“现象级”的“讲好中国故事IP”。截至2023年11月,活动全网总曝光量超1.05亿。“上海市科创教育经典导读活动”成功探索打造出“科创导读”新范式,截至2023年7月底,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栏目全网总曝光近6000万次。帆书App打通出版合作、内容生产、线上电商、培训服务、线下书店的链路,完成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接的行业发展战略格局,贯穿阅读产业上下游,各业务发展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前景。2023年,公司总资产规模11.6亿元,收入超8.2亿元,近三年企业营收实现连续增长。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喜马拉雅是在线音频分享平台,目前内容创作者超1700万,在线音频服务累积了包含101个品类的3.4亿条音频,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用户的不同需求。2022年第四季度,喜马拉雅首次实现千万级盈利,并实现2023年全年盈利。公司致力于打造以音频和内容为核心的高质量传播平台,2023年重磅打造“无用学·大师课”文化品牌,集结了数十位文化、艺术、社科领域的名师大咖,推出了60多门高质量课程。坚持打造互联网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求是网、党建网、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合作,出品上线的建党百年内容传播量超50亿。坚持科技赋能文化,通过最新语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文化产品与服务创新提供技术引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出专为老年人定制的“喜马拉雅陪伴机”,打造儿童专属App,持续关注残疾人,为视障主播提供版权作品,让其有书读、有书录、有钱挣,更好融入社会。

   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能力为核心,面向影视娱乐、博物馆(院)、文旅资源、传媒等行业,提供数字化及应用解决方案。公司具备较为成熟的工业化3D数字内容制作流程,参与制作的3D数字内容产品受到国内国际专业评审机构肯定。与腾讯、网易、德基、索尼、美国艺电、2K Sports、华纳游戏、Meta等达成稳定业务合作关系,近年来参与美国梦工厂《魔法大师:世外桃源的传说》系列、星辰科技《遮天》系列、万维仁和《凡人修仙传》系列动画3D内容制作;参与美国艺电公司《FIFA22》《FIFA23》系列和2K Sports系列游戏3D内容制作;为包括微软游戏工作室、奈飞动画等在内的全球范围内数百家游戏制作及动画制作领域客户提供3D数字图像、动画等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公司作品《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洞光宝石的秘密》获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暨第14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佳电视动画片提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第三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网络动画片)。2015年起每年被评选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持续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深化改革的“新华样本”,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媒体主业底盘稳固,2023年实现利润4.3亿元,其中新媒体收入同比增长13%。2023年,共有8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省级媒体首位。多元项目稳健推进,成立江苏传媒发展研究院,打造新华日报ESG评级数据分析系统等。投资板块持续发力,全年共发行9期超短期融资券,合计39.5亿元。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再度入选“亚洲品牌500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媒体融合转型,多功能融媒体演播厅项目启动建设,新华日报健康客户端、爱南京客户端、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运营数据收集系统等成功上线。2023年,在中国新闻传媒业界最高层次的科技奖项“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公司5个项目获奖,获奖总数创历史最好成绩。2023年,公司利润总额再创新高,达7.24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12.16%。

   杭州玄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玄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原创动漫影视制作为基础,具备涵盖原创内容孵化、动漫影视创作、图书音像、衍生产品、网络游戏影视授权等的IP全产业链品牌运营能力。2023年玄机科技主营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11.33%;净资产6.36亿元,同比增长14.4%;研发费用3616.91万元,同比增长26.6%。公司推出的《秦时明月》《天行九歌》《武庚纪》,制作的《斗罗大陆》《斗罗大陆Ⅱ绝世唐门》《吞噬星空》《师兄啊师兄》《牧神记》《天宝伏妖录》等动画,收获百亿级播放量、千万级粉丝及267项国内外奖项。其中,《秦时明月》系列动画多次获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相关奖项、中国第20届优秀动画节目“星光奖”等奖项;《天行九歌》全网斩获超33亿播放量;动画《武庚纪》四季累计点播量破80亿;和企鹅影视联合出品的《斗罗大陆》全网总点播量破538亿。公司不断开拓进取、推陈出新,通过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中华文化之美。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文体广电演艺的高端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是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G20杭州峰会、金砖厦门峰会核心设备及二十六年的央视春晚舞台智造商。公司多项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牵头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参与制定22项国家及行业等标准,累计获得专利1000余项,其中2023年新获专利授权35项。2023年,从亚运会主火炬塔的创制,到36个亚运场馆的演艺装备智造、场馆核心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从杭州亚运10条地铁线专用产品整体内装的研制和建设,到杭州亚运会博物馆的全方面运营保障,公司圆满完成亚运会的服务保障任务。为《星火》《只有红楼梦》《乐动敦煌》等多个演艺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同时签约俄罗斯索契天狼星剧院和音乐厅,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智造。202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7亿元,净利润0.98亿元。

   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

  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专注打造儿童数字产品,为儿童量身定制互动App、儿歌动画、国学故事、IP衍生品等启蒙内容,连续十年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先后荣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已发布超200款App、3000多集儿歌动画、13000多期国学故事等原创产品,面向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12种语言版本。原创动画片《宝宝巴士之奇妙汉字》被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标定为涉外专用文化外宣品。致力于音视频、App开发制作等技术研发,拥有专利55件,商标注册1542件,版权登记49793件,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等荣誉称号。除持续免费提供优质启蒙音视频外,公司还积极参与基层及特殊儿童群体的帮扶工作,捐建康美公益图书馆,向福州盲校捐赠有声读物等。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达5.16亿元。

   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大型国有文化科技企业,形成了电视宽带、智慧信息、融媒体科技、资本运营、网络安全五大业务板块。2023年实现总收入52.73亿元,净利润2.83亿元,连续12年保持收入高质量增长。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上线“主题教育”等电视专区,推出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等专题策划。2023年数字电视用户规模稳定,宽带用户持续增长,5G业务超额完成全年放号目标。全年节目在线量达16.9万小时,年度点播量超30亿次。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2023年新增12项软著登记、2项国内认证、1项国际认证,创新“广电+网络安全”业务。主动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先后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福建博物院、闽台缘博物馆等地完成珍贵文物的三维数据采集、存贮和处理工作。“福建省文化云数据展示服务平台”“朱子文化大数据库”被列入2023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项目。设立福建广网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10亿元。

   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

  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余年来,始终专注于国家5A级景区——清明上河园的运营与管理。清明上河园景区是以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在开封复原再现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2023年,景区乘着文旅复苏的强劲东风,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高质量发展。2023年,景区游客接待量达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9亿元,实现净利润2.8亿元,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较2019年双双实现接近翻倍的增长。景区直接解决就业人数超3500人,同时,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超10万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景区通过演艺活化历史,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和市场需求,推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景区先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已成为河南文旅行业头部景区。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是以科技创新服务出版行业的文化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在国内出版融合服务市场占比达70%,近三年营收近40亿元。2023年实现营收18.73亿元,同比增长61.6%;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42.5%。公司先后与约翰·威立、企鹅兰登等多家全球顶级出版单位达成战略合作。主业优势突出,建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重点科研平台,近年来取得发明专利8件,软件及作品著作权上百件。自主研发了出版融合云平台、AI阅读服务数字人等出版融合创新产品及应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及多项行业标准,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版权影响力企业、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公司通过构建“现代纸书”模式,高效精准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知识服务,也为发展不平衡地区的人群提供了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连续数年向社会捐赠图书,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书香社会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为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2023年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先后获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和典型案例等荣誉。拥有省市县三级127个云上系列客户端、覆盖全省近1000万家庭用户的IPTV宽带电视和支撑全省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省级技术平台。拥有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数据舆情服务、志愿服务、数字乡村产品系列及40多类垂直行业应用服务产品。已建成全国省级最大规模的社科专家数据库、服务全省红十字会的三救三献信息服务平台、公共场馆访客预订及服务系统、服务退伍军人和工会会员的福利系统,以及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超市和社交聚合社群等产品体系。2023年营收超4.7亿元,利润总额超2亿元,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20%。

   魅力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魅力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主营大型民族歌舞史诗——《张家界·魅力湘西》,旗下拥有张家界魅力湘西国际文化广场。公司先后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旅游重点推荐项目等称号。创办至今共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2014年起连续6年赴俄罗斯、意大利、捷克、伊拉克、乌克兰、白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参加海外“欢乐春节”文化演出交流活动。创办“博爱助学”专项基金,累计捐款近千万元。2023年,《张家界·魅力湘西》全年演出694场,接待观众148.39万人次,实现主营收入1.1亿元,净利润3590万元,并成功入选文旅部《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同时积极承担首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武陵源马拉松开闭幕式、武陵源嘀格音乐节等公益性演出22场。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净资产达2.81亿元。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271.5%,净资产增长率14.6%,净利润增长率916.8%。

   广东南方都市报经营有限公司

  广东南方都市报经营有限公司是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南方都市报的经营活动,拥有1份报纸、1家网站、2个手机客户端、2种期刊、近百个社交媒体公众号,形成立体传播体系。202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8亿元;净利润8746万元,同比增长121.6%;净资产4.77亿元,同比增长22.4%。2023年,该公司的南方都市报相关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旗下N视频等四个项目荣获2023年全国报业技术赋能媒体融合创新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N视频青年KOL特色频道拥有超2万位创作者入驻,重点推动AI技术应用,上线“虚拟数智人”岭梅香、虚拟主播小N,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超2000万次,月活超过50万。湾财社通过AI财经快讯、深度指数分析、行业观察报告、跨界创意营销,每年营收均超亿元。着力打造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首批成员单位——大数据研究院和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网络文化企业。2023年,公司2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荣获全国优秀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单位、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贡献和公益奖。全年主营业务收入3.15亿元,净利润3717万元,同比实现双增长。公司在“新闻立网”的基础上,基于“内容+技术+运营”的战略实施路径,推出业务实施路径“News+VIP”全链条服务生态图谱。投入融媒精品打造,建强“民声直通车”融媒问政平台,全年办理网民问政近4万条。建设“华龙芯”中台,确保核心平台自主可控,研发推出“芯问”融媒小助大模型,在全市“1+41”客户端集群应用,集群下载量超3300万。着眼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收购上游新闻67%股份,拓展培育技术服务、舆情服务、视频服务、内容托管、互联网数据取证、数字健康、游戏精品出版等新业务,2023年共获批游戏版号17个,占重庆市游戏出版总数量的65%。

   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35家子公司和12家国企混改控股公司,主要聚焦视觉科技等技术研发,是集“科技+文旅+城市”为一体的科技文创企业。2023年,公司参与成都东华门遗址(外场)公园、楚雄彝海公园等数字文旅、体验经济项目建设,业务范围涉及全国150余个区(县)。公司深耕数字科技、视觉科技核心技术研发,2023年成功申请4项文化相关国家专利,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重点赋能安徽淮南八公山、自贡釜溪河等文旅融合项目,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文化体验,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旅部技术创新中心。发挥视觉科技独角兽、细分领域链主企业作用,主动聚合华为、腾讯、阿里等百余家领军科技企业,牵头成立四川省数字文旅产业商会,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3000余个。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8.98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1.7%;净资产6.86亿元、同比增长43%;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1.4%。

   丽江东巴谷生态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丽江东巴谷生态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文化演艺与旅游服务业务,通过文化和旅游融合及业态产业创新,正逐步转型为文化、旅游全面涉足的多产业链企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利润达4865万元。公司先后开发打造了包括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丽江东巴谷景区,云南省首家国家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丽江东巴谷汽车旅游营地,云南省著名商标品牌“丽水金沙”演艺等文旅消费品牌。旗下丽江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多年来专注于云南民族文化演艺项目的创作编排、创意设计和投资运营,精心打造的大型舞蹈演艺节目《丽水金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丽江民族文化的大型文艺演出,累计演出近2万场,接待观众数量突破1600万人次。近年来,公司以5G、AI技术利用、大数据等为技术核心,将所属东巴谷区域打造成以智慧管理为亮点的数字小镇。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中国科普联盟科普基地等称号。

   陕西华夏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华夏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已建立起涵盖文化旅游、景区演艺、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开发全链条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2023年接待游客31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371.9%,净利润增长201.8%。公司打造了集特色演艺、观光游览、特色餐饮等综合性功能于一体的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度假区研发创作的以“陆上丝绸之路”为背景的360度大型实景演出《驼铃传奇》秀,将现代高新科技与驼道丝路的传奇历史文化经典相融合,演出取得47项发明专利。2023年,《驼铃传奇》秀演出1270场,接待游客235.6万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打造的海洋公园,首创“文化民俗+海洋观赏”创意理念,融合世界各地渔村及海洋文化,提供海洋珍奇动物生物观赏、科普、表演、游乐等多种体验,2023年开展科普教育人数近20万人次。以家庭亲子文化为主题建设的水陆乐园,提供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动旅游景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本版文字整理:陈晨、张熙、聂雨茉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当天,游客在南京夫子庙景区游览。新华社发

  参观者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阅览书籍。新华社发

青海玉树岭格珠民间歌舞团的演员在北京表演短剧《唐蕃古道》。新华社发青海玉树岭格珠民间歌舞团的演员在北京表演短剧《唐蕃古道》。新华社发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5日 06版)

  [ 责编:孙宗鹤 ]

文化企业华夏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