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两位院士包揽最高奖!吉林靠什么闪耀化学领域?

两位院士包揽最高奖!吉林靠什么闪耀化学领域?
2024年05月25日 07:21 中国吉林网

  开栏语

  科技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吉林兴。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举全省之力引人才、增人气、聚人心,涌现出一大批国家顶尖人才、行业领军人才、青年创新人才,为吉林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近日,董绍俊、徐如人两位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这不仅是对两位院士卓著成就和杰出贡献的高度褒奖,更是吉林省和吉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限光荣。以此为契机,中国吉林网即日起开设“以人兴促振兴”专栏,系统宣传一批人才先进事迹,示范带动全省广大人才勇立科研潮头、勇攀科学高峰,勇做助力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引领者、奋斗者、推动者。

  

  汽车 

  电影   

  黑土粮仓     

  滑雪之乡     

  ……   

  提起吉林省人们不禁会想到这些   

  “火出圈”的标签       

  近日

  吉林再次“出圈”     

  而这次是因为       

  化学!  

  近日,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徐如人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这个奖有多重要?     

  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17年,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授予长期致力于我国化学科研事业,成就卓著、贡献巨大,以及(或者)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资深化学家。   

  奖项每两年为一届期,每届授予1-2位获奖者,前三届是每届评选一位。     

  如此有含金量的奖项,这次,评选出的两位获奖者全部被吉林独揽。   

  这闪耀的背后,是怎样的实力?     

  先来看看,这两位院士有多“牛”! 

  董绍俊

  授奖理由:为我国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董绍俊,1952年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至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別在化学修饰电极和分子自组装、生物电化学及水质分析方面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化学修饰电极中国第一人。

  徐如人

  授奖理由:为我国和国际分子筛多孔材料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徐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1952年,徐如人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参与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0年来他开拓新合成路线,打破了微孔晶体结构类型、骨架元素与基本结构单元的传统观念,引领了分子筛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分子筛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定向合成路线,为国际上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两位院士闪耀的背后,有吉林省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和托举!   

  “在5月30日第八个全国科技者日前夕,两位院士获得这个奖项,对于吉林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舞。目前,吉林省正处在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激发全省人民积极投身吉林科技发展的热忱也有很大作用。”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说。  

   实际上, 近年来,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着力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升联系服务院士工作能力和水平,在服务院士方面做了诸多努力。

  答案或许可以从几个关键词中探寻。    

  答案一:服务 

  积极主动作为,为院士办实事办好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的要求,省科协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院士办实事。 

  陈耀辉介绍,省科协积极搭建载体平台,成立吉林省科学家联合会。为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作用,推动创新发展,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更好地服务创新发展、服务高层次人才。

  答案二:弘扬科学家精神 

  通过“院士讲院士,学生讲老师”的方式讲述王大珩、黄大年、徐如人等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事迹。   

  联合中央党校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吉林省科技工作者风采录》,生动地记录了李四光、王大珩等几代科学家以实际行动,矢志践行科技报国之志,生动诠释了我国科学家精神的真谛。   

  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全省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吉林省长春理工大学王大珩展览馆、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等4家单位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答案三: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2022年,省科协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术年会暨“科学与中国”20周年院士进吉林活动,邀请近80位院士走进吉林,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调研服务和科普活动20余项,推动吉林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同年,西安交通大学院士专家吉林行活动,开展“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59场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化、项目和人才对接等服务,推动43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在省科协营造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中,院士、科技工作者把一篇篇硕果、论文,写在了吉林大地,转化成吉林科技前行的新动力。 

  “这次,我们也将结合5月30日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中弘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使大家在吉林省科技发展中凝心聚魂,发挥更大的作用。”陈耀辉表示。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  李煦

  摄像  明鑫睿

  编辑: 赵新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