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把工厂办在医院里 上海走出产医融合新路径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把工厂办在医院里 上海走出产医融合新路径
2024年05月25日 16:38 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5月25日消息(记者郭振丹)“东有张江药谷、西有嘉定械谷”,在上海,东西呼应,一幅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近年来,产医融合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嘉定械谷作为上海市第一批产医融合创新产业基地,依托在地设立的瑞金嘉定创新中心,探索出一条“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多维度的“医工协同”模式,走出产医融合新路径。

质子中心360度旋转治疗室旋转机架(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质子中心360度旋转治疗室旋转机架(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

  质子治疗是肿瘤放疗领域中最为先进的治疗技术之一,当前国内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位于上海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2014年年底,国产质子装置楼开工,从打桩首日起,建设、安装、调试到每一例临床研究、正式治疗都与瑞金医院分不开,可以说,国产首台套质子治疗系示范装置的工厂厂房就是瑞金医院。

  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的研发不仅实现了国之重器“从0到1”的突破,而且将开发进程凝练成一条可复制的工业化生产道路。“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对产品的生产提出各种专业性的意见,让物理参数成为治疗参数,保证精准、安全和有效性的统一等等,和工程师们协同攻关,成为从工业到医学应用的‘梦想改造家’”。放射治疗科主任陈佳艺介绍,“此外,我们还在治疗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形成中国人自己的肿瘤质子治疗方案。”

  据介绍,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于2023年11月24日开始正式运营,仅4个多月,临床治疗病人数就达到100例。目前瑞金医院收治的质子治疗病例涵盖了20多个不同的肿瘤种类和各类治疗场景,所有患者的治疗进展顺利,显示出了良好的近期疗效,没有出现3度以上的治疗毒性反应,标志着国产质子治疗装置已经完成从“跟跑”到“并跑”的发展。

  除联合企业共同研发创新外,瑞金医院还积极做国产装备“第一批吃螃蟹者”,2013年瑞金医院就开始相继引进联影医疗MI、MR、CT、DR全线装备数十台。2021年,国产首台临床前超高场9.4T磁共振在瑞金医院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成功实现从临床前系统到临床系统科研平台的一致性,无缝联动“临床前-临床”跨平台联合研究。此外,瑞金医院还与联影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瑞金医院深厚的临床及科研经验,并结合联影医疗在装备诊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优势,开展医研产一体化紧密合作。

宁光院士(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宁光院士(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当前医学领域还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需要”,而作为这些需求最前线的感知人群,医生和护士成为了医学产业创新的源头。

  “我们的医疗技术如果真正要涌现的一些‘从0到1’的创新,应该发生在医院和医生中,而‘从1到100’的规模化应该在创新主体及创新企业中发生。”宁光表示,从高端医疗器械、数字医学领域到生物医药研发,医生应成为医学创新链的“链主”,作为创新源头与创新主体不断结合、融合以及一体化,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不断凝聚和协调产业链上下游贯通融合,打通“技术更新-技术落地-技术迭代”的路径,形成产业发展的闭环。

  “大型公立医院在新质生产力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发现原来医学上未被满足的需求正是创新的原创动力,医护人员成为新生命领域的主动创新者,带动生命医学相关的产业共同发展,甚至形成一个创新集聚区提升区域产业能级,这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更高体现。”宁光说。

  2021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交大-瑞金-联影“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医生、技术员、物理师、工程师与研究人员,在同一个环境高效孕育技术革命,培养交叉人才与青年科学家,通过产学研医深度结合,实现医学影像与放疗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技术转化。

瑞金医院上海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