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快评】为创业者找到“帮帮团”,让孤勇者成为“众行者”

【快评】为创业者找到“帮帮团”,让孤勇者成为“众行者”
2024年05月24日 23:34 津云

  近日,天津大学开招首届科创硕士,以“双导师”等方式,训练学生将科研成果进行产品化、工程化的创业思维,给有创业梦想的技术达人以坚强助力。为“科学家”找寻“创业家”,无疑能解决创业路上的一大痛点。

  创业的艰辛犹如“孤身走暗巷”,产业化道路亦非坦途。“独行者速,众行者远”,目前不少科创园区已经成为创业团队的贴心“管家”,提供政策兑现、工商注册等服务,还协助解决“找钱”烦恼。不过,智力支持仍是最大的支持。

  一位科学家创客曾经说过,很多人只看到老师创业的优势,觉得老师有技术,但技术优势对于创业成功的贡献率一般只有10%—15%。很多时候,他们也需要管理、市场、金融、运营等多方面知识。为初创者“保驾护航”,就要在“扶智”上再下功夫,尤其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之智。

  这样的智慧,在交流中激荡。不少拥有“金点子”的科研人才愿意在天开园创业,看中的就是这里的氛围感。无论是“天开大讲堂”“天开创新沙龙”等品牌活动,还是天开园举办过的近六百场赛事、论坛与路演,企业家在这里与科学家、创业者们互相激发灵感、对接业务、洽谈合作,“团队作战”氛围十足,使科学技术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学术上的“老师”,也欢迎创业上的“导师”。为科学家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提供创业经验分享、创业方法解析以及个性化的项目问诊辅导等支持,同时协助创业者制定策略、整合资源,有助于形成大创客带小创客、老创客带新创客的氛围。有“过来人”帮忙“打辅助”,走出“新手村”时间就能大大缩短,创业的成功率也得到提升。

  能否为创业者匹配到一对一“创业助手”?答案是肯定的。在近期发布的天开园政策2.0版本中,提到了支持技术经理人等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在园区开展活动。“技术经理人”,又被称为“科技红娘”,他们一头连着科研院所,一头连起市场和产业,工作的重心就在于促进成果转化与商业化。这样的人才多起来,“科学家”与“创业家”的距离就会越拉越近。

  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当下,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就需要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不断提升其能力素质。有了“帮帮团”助力,创业者不再是孤军奋战,“科研之花”定能结出更多的“产业之果”。

  (津云评论员 闫延)

  责任编辑:王圣杰

创业创业者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