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培育出版英才 促进数字转型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侧记

培育出版英才 促进数字转型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侧记
2024年05月26日 02:30 光明网-《光明日报》

  培育出版英才 促进数字转型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侧记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畅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在深圳召开。来自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智库机构、行业协会、出版企业、数字技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论出版行业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宣部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委网信办协办,深圳出版集团承办,深圳大学支持。论坛聚焦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培养建设的机遇和挑战,以开阔视野凝聚业界共识,聚集相关领域杰出人才共论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培养建设的有效模式及未来路径。

   技术革新给出版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传统出版的全新变革。在主题演讲环节,与会嘉宾以多元化视角审视技术革新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在科大讯飞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看来,技术革新对数字出版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出版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未来不属于人工智能,而是属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类。”

  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认为,随着AI大模型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千行百业,出版业首当其冲。但出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出版业持续供给高质量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就无法持续高质量发展。反过来,没有AI大模型的研发应用,出版数据的价值也难以充分激活释放。”张宏伟说。

  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让出版业迸发更大活力?腾讯互动副总裁张巍的观点不乏真知灼见,他认为:“我们都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并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文化仍然是出版最根本的属性和功能,只有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更优质、有思想深度的出版物。”

   人才培养是出版行业转型的关键

  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行业要转型升级,人才的作用尤为关键。数字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通过人才培养驱动行业升级?论坛上,分享嘉宾畅谈新时代出版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观点交锋中碰撞出思维火花。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认为,出版业人才应该具备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多元化的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推动出版行业的发展:“人才一旦得到重视,能力得到激发,便可爆发出强大的执行力、无穷的创造力。”

  高校在培养出版人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论坛特邀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从跨学科出版人才培养、国际出版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分享出版人才培养的多元途径和广阔平台。

  帆书App首席内容官樊登也分享了他对阅读的感悟及对出版行业的思考。帆书与众多出版社紧密结合,将传统出版业的能量放大,助力更多高品质的好书走进千家万户,让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本次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还举办了三场精彩的专题对谈,围绕“打造新时代出版名编大家”“数字化转型中的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学术期刊编研相长与高质量发展”三个主题,邀请多家高校、出版单位、期刊杂志社和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搭建出版行业多方互通的交流平台。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6日 02版)

  [ 责编:孙宗鹤 ]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