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第二十届文博会上,一批海南匠人带来惊艳作品

第二十届文博会上,一批海南匠人带来惊艳作品
2024年05月26日 07:49 新浪新闻

  海南日报记者刘晓惠

  在1.67米长的木体上,一幅精巧的东坡海南画卷,随着目光的流动缓缓展开:颔首低眉渡海来琼,瓜棚底下饮酒畅聊,兴办学堂教书育人,依依不舍告别黎民……生动展现了苏东坡在海南的经典画面。

  5月23日,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海南展馆里,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双面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符秀英现场展示织锦技艺。

海口滋游记食品有限公司展示“东坡悦礼”东坡文化主题文创糕点。 本组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海口滋游记食品有限公司展示“东坡悦礼”东坡文化主题文创糕点。 本组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近日开幕,这件名为《苏东坡在儋州》的木雕作品在海南展馆亮相。

  这是海南省工艺美术一级技师胡敬阳的作品。“创作这件木雕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运用了镂空雕、圆雕、深浮雕等多种技法,尽可能生动地展现苏东坡在海南的生活状态。”胡敬阳说。

  5月25日10时许,开馆不到40分钟,这件木雕周围已经换了好几拨群众。“酒碗里的涟漪、树叶上的纹理,甚至苏东坡眼角的皱纹都一清二楚。”观众程思思边拿手机拍摄边感慨木雕刀法的细腻。

  “这件木雕的材料是海南本地的梓木,我喜欢用海南特有的木头雕刻海南故事、展现海南风情。”胡敬阳介绍,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文博会上颇受欢迎,他既为自己自豪,也为海南文化自豪。

  行走于海南展馆,不难发现众多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创造力勃发,不仅传承了精湛的技艺,还以独特视角和创新精神,探索传统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之道。

  方寸贝壳,刻画万千世界。在海南展馆里,一面贝雕作品墙十分吸睛。走近细看,形状各异的贝壳被精心雕琢成花鸟、山水、建筑等,远观造型优美,近看栩栩如生。

  “这些都是天然的海南贝壳雕刻而成的。”该展区负责人、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南海工匠刘飞雄拿起贝雕画《锦绣前程》向记者展示,只见两只白孔雀栩栩如生,一朵艳红的牡丹蓓蕾初开。

  刘飞雄指着贝雕画上的颜色介绍:“这些颜色都是贝壳天然的颜色,也是天然的海南之美。”从事贝雕技艺十多年,他的贝雕作品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工艺精细著称,“这次把贝雕带到文博会来,就是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海南富饶的自然资源、精湛的手工技艺。”

  大型木雕、黎锦“龙被”、红泥陶瓷……海南展馆里,许多匠心制作的工艺品令观众眼前一亮。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这些传统技艺、非遗技艺还巧妙融入现代生活用品中。

  “这是什么陶瓷?它的纹理很特别!”一位来自北京的观展游客拿起一个陶瓷杯问道。“这是海南的红泥陶瓷,拿着放大镜看它的微观世界会更好看!”海南红泥陶瓷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卢云倩边介绍边拿着放大镜向观展者展示杯身花纹。透过凸透镜,陶瓷纹路像显现出一朵朵“金属花”。

  卢云倩介绍,红泥陶瓷的原料是琼北地区的火山泥,富有多种金属氧化物,用这种泥烧制的陶瓷,在放大镜下可见金属结晶花,是极具海南地理特色的艺术陶瓷作品。

  “这几年,我们打造了很多独特的红泥陶瓷器具,有茶杯、茶壶、碗等,努力让海南红泥陶瓷走进更多家庭,被更多人知晓。”卢云倩说。

  原标题:

  第二十届文博会上,一批海南匠人带来惊艳作品

  精湛技艺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之美

  值班主任:李国栋

  值班总监:黄敏

  内容审核:林叶

  责任编辑:刘阳秀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