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进出口数额大涨,新项目纷纷落地!在西安看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激增

进出口数额大涨,新项目纷纷落地!在西安看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激增
2024年05月27日 04:18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西安特派记者 赵觉珵 刘洋】在西安国际港站一列列整装待发的货运列车中,一道体型庞大的红色身影显得与众不同——这列JSQ6型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即将搭载261辆国产新能源汽车,一路向西前往哈萨克斯坦。自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的一年来,西安国际港每月可向中亚地区发送5-8列新能源汽车专列,成为中国-中亚经贸联系不断紧密过程中的亮点。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8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陕西与中亚五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这一内陆省份成为面向中亚地区开放的前沿。

  作业区25万平方米,可停放近万台新车

  中铁特货西安分公司在西安国际港站有着一片巨大的“停车场”,25万平方米的作业区可以同时停放近万台未上牌的新车,它们中的一部分即将奔驰在中亚的土地上。

  “这些车辆将通过专列运往新疆霍尔果斯等口岸,然后发往中亚各国与俄罗斯”,中铁特货西安分公司汽车物流部负责人曹屏25日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这一业务最初于去年起步,每月仅能发运1-2列,“今年我们有了质的飞跃,每月发运新能源汽车上千辆。”据曹屏介绍,中国制造的新能源SUV是最受欢迎的品类。

  除新能源汽车外,中亚地区对于卡车和汽车零配件的需求也增长迅速。主要生产重型卡车的陕西汽车控股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23年向中亚国家出口了7500多辆车,同比增长110%。

  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是康佳的洗衣机和洗碗机生产基地之一,平均每20秒就有一台洗衣机下线。

  该公司总经理陈钊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工厂生产的洗碗机有80%是外销,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是传统市场。目前,公司正在开拓中亚五国市场,洗衣机已出口至吉尔吉斯斯坦,正在准备向哈萨克斯坦出口首批洗碗机。

  “中亚地区是比较有潜力的”,陈钊说,此前洗碗机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渗透率比较高,但中亚地区保有量较少。而在一年前的中国-中亚峰会后,哈萨克斯坦的客户主动“找上门来”。

  建设“农业集结中心”

  今年“五一”前夕,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内热闹非凡。货架上,哈萨克斯坦的啤酒和冰激凌、格鲁吉亚的红酒、俄罗斯的肉肠等商品琳琅满目。餐饮区,油泼面、肉夹馍、饸饹等食品特意标注:使用哈萨克斯坦优质面粉。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刘东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爱菊集团已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投资建设了“粮食集结中心”,订单农业面积达150万亩,并且年吞吐量达100万吨。

  此外,新投资建设的3条面粉加工、30万吨饲料加工、2万吨挂面加工等产线计划于今年投产,原产自哈萨克斯坦的面粉、挂面、食用油、蜂蜜、奶粉等将源源不断运到国内。

  刘东萌说,过去一年来,中国与中亚的货物、人员往来更加便利、畅通。以农产品为例,随着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项目在西安浐灞国际港正式投用,公司从哈萨克斯坦运输粮油等产品可以通过铁路实现“门到门”。

  西安铁达康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鲁来自哈萨克斯坦,2022年受位于俄罗斯莫斯科的总部委派,到西安开设分公司。“短短两年,我们的员工从3名增加至20多名,每个月发运中欧(中亚)班列的数量也从每月10列提升至70列。”

  据苏鲁介绍,目前其公司向中国运输的货物主要是大麦、小麦、小米等农产品,“我们业务增长非常快,中国和中亚国家、俄罗斯的经贸联系正越来越紧密。”

  据哈通社报道,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大麦的最大进口国。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进口量增长了近4倍,达到72.3万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对动物饲料的高需求,以及与其他供应商相比,哈萨克斯坦大麦的价格相对有优势。

  俄罗斯《独立报》援引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亚研究室主任斯坦尼斯拉夫·普里钦的分析称,“中国大幅加强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已成为大多数中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国。”         

  “与中国投资者的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欧亚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对可靠的非海上运输路径的需求、强劲的区域经济增长和对中国商品的需求等因素,促成了中国对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出口的显著增长。”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近日分析称。

  近日在西安采访期间,《环球时报》记者感受到中国-中亚合作为这座千年古都注入的新动力。今年3月,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在西安正式启动运营;本月19日,占地面积约800亩的中亚公园在西安建成开放。今年1月至4月,陕西与中亚五国进出口总额31.99亿元,同比增长205.6%。

  刘东萌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公司与中亚地区的贸易量逐步提升,进口品类也从基础的粮油扩大至各类食品,这都得益于中国-中亚合作的走深走实以及双方贸易通道的畅通。“这有助于我国粮食进口途径的多元化,也为老百姓们带来了外国的优质产品。”刘东萌说。

  这种合作是双赢的。刘东萌介绍称,公司在哈萨克斯坦不仅投资,也将中国的设备、技术、管理经验带到当地。

  哈通社援引阿拉木图州州长马拉特·苏勒坦哈兹耶夫的评论称:“事实证明,与中国投资者的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这些项目不仅促进当地制造业的多样性,还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马拉特补充说,此类投资通常还包括技术和知识转让,以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水平,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与中国合作的积极经验可以作为吸引新投资和发展本地区其他经济部门的典范和激励因素。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