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酒泉:区域中心城市蓬勃向新⑤】点燃“一带一路”通道经济新引擎

【酒泉:区域中心城市蓬勃向新⑤】点燃“一带一路”通道经济新引擎
2024年05月27日 09:39 央广网

  编者按:

  酒泉,地处甘新青蒙四省区交汇处,地理位置承东启西、连南拓北,是千里河西走廊的西端门户,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42%。

  酒泉是甘肃经济大市,过去10年间,酒泉地区生产总值始终位居甘肃前四。无论是能源、文旅资源禀赋,还是通道、生态特殊功能,酒泉在甘肃省的战略布局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2年,甘肃提出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作为河西走廊经济带的核心城市,酒泉被赋予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全新使命。

  酒泉强则河西强,河西强则甘肃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酒泉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统揽,着力提升在河西走廊经济带上的经济首位度,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区域内城市群的引领者、城市圈的辐射源、城市带的集散地作用进一步凸显。

  当下的酒泉,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700万千瓦,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大力推进生态修复,金塔、瓜州荣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通道物流再上台阶,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基础进一步夯实;建成戈壁设施农业超2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戈壁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为抓手,奏响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酒泉乐章”……一座日新月异的区域中心城市正在河西走廊加速生长。

  即日起,央广网甘肃频道推出“酒泉:区域中心城市蓬勃向新”系列报道,深入解读来自酒泉的“能级跃升密码”。

  央广网兰州5月27日消息(记者李红军)酒泉地处甘新青蒙四省区交通要冲,是兰州以西乌鲁木齐以东近2000公里亚欧大通道上区位居中、面积最大的商贸流通中心,承东启西、连南拓北,是国家确定的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承接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兰新高铁、兰新铁路、连霍高速、京新高速横贯酒泉全境,酒泉已成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西电东送、疆煤东运和蒙煤南下的能源枢纽。同时,酒泉拥有甘肃唯一的边境陆路口岸和国际航空口岸,边贸条件优越。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通道经济需求空间。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酒泉还肩负着甘肃向西开放“桥头堡”的重要使命,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发展通道经济提供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酒泉市围绕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区域中心城市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酒泉作为国家重要交通、能源及物流战略通道、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等区位优势,坚持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并重,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经济基础不断加强,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放大,城市群发展能级和辐射功能持续增强,在全国、全省战略布局中能源基地、文化高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地位愈发凸显。

  交通路网建设接连“上新”

  近年来,酒泉市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加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着力构建河西走廊能源运输新通道,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初夏时节,肃北县马鬃山镇的茫茫戈壁上,柳红铁路专用线铁路路基蜿蜒曲折。作为2023年省列重大项目和酒泉市“十四五”实施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重大交通项目之一,该项目由甘肃建投与酒泉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是落实国家“公转铁”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柳红铁路专用线(央广网发 柳红铁路项目部供图)柳红铁路专用线(央广网发 柳红铁路项目部供图)

  柳红铁路专用线位于瓜州县和肃北县马鬃山境内,总投资36.7亿元,线路全长约132.9公里,线路南起兰新铁路柳沟站,向北经瓜州风电规划区、黑尖山、黄草滩、墩墩山后沿马鬃山北山羊自然保护区西缘北行至红沙梁煤矿站,主要用于运输煤炭、铁精粉、铁矿石、铜矿石、非金属矿等大宗货物。

  “截至目前,全线路基工程、桥涵工程、控制性工程双鹰山隧道等主体工程已完工,轨道工程已完成95%,电力、通信、信号等三电工程已完成79%,车站单体房屋装饰装修及水电暖安装正在同步实施。”柳红铁路项目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为加快红沙梁矿区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降低运输成本,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酒泉市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交通运输网络更趋完善,与周边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愈发明显。

  敦当高速、S12肃沙一级公路、G215马桥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相继通车;S06酒嘉绕城高速、S302线玉门东至肃北公路等省级通道建成;S240敦煌至哈密、S239双塔至石包城(二期)、榆林窟至悬泉置旅游公路等项目加快实施。

  抢抓国家加快骨干通道建设的政策机遇,酒泉市加强与央企、省属重点企业合作,G571肃北至若羌公路259公里增列《国家公路网规划》普通国道,将S10张掖至马鬃山(能源大通道)、S20嘉峪关至若羌、S63马鬃山至敦煌等公路1509公里增列《甘肃省省道网规划》省级高速,S598榆林窟至悬泉置、S600酒泉至明水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公路502公里增列《甘肃省省道网规划》普通省道,为酒泉市发展通道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实际上,早在三年前,酒泉市第五次党代会就提出了“要构建大交通格局,坚持东联、西进、南向、北拓,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与新疆、青海、内蒙古互联互通水平,增强货运能力,争取搭乘中欧和南向国际货运班列”的战略构想。

  两年后,构想变成了现实。2023年5月26日,首列甘肃酒泉(敦煌)铁海国际联运班列从敦煌西铁路货场鸣笛出发,经宁波海港发往泰国首都曼谷。这是继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石棉常态化运行之后开辟的一条新的石棉出口国际联运新通道。

“敦煌号”(敦煌-天津-泰国)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央广网发 敦煌市商务局供图)“敦煌号”(敦煌-天津-泰国)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央广网发 敦煌市商务局供图)

  今年5月17日17时,“敦煌号”(敦煌-天津-泰国)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顺利发车,该班列装载约1100吨石棉,从敦煌铁路西货站综合货场驶出,经天津新港发往泰国曼谷。此趟班列是敦煌市开行的第5趟铁海联运货运班列。

  近年来,敦煌市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紧盯“战略通道”和“开放枢纽”目标定位,高水平打造丝路节点物流枢纽示范区,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口岸通道经济发展活力四射、势头强劲。

  敦煌市商务局口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铁海联运成熟运行是深化与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促进建立通道物流走廊,推进酒泉经济对外开放的具体举措,也是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为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赋能。

  截至目前,酒泉市已打通西进、南向国际货运贸易大通道,重点畅通酒泉—钦州港—鹿特丹、酒泉—连云港—鹿特丹、酒泉—天津港—鹿特丹和中欧班列四大国际贸易通道,不断完善区域集聚和扩散功能,打造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初具规模

  2018年底,酒泉市被确定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22年11月,酒泉市被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酒泉市发改委主任王雄蛟表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酒泉市克服枢纽基础薄弱,运营企业综合实力不强的劣势,充分发挥区域通道优势,枢纽功能显著提高、运营企业发展能力快速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壮大,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酒泉市全面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确定形成肃州、敦煌两个省级物流节点和金塔、玉门、瓜州三个区域性物流节点网络,通过加快酒泉陆港和敦煌空港以及其他县市区的物流枢纽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完善酒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酒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项目对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有支撑性作用,是加快酒泉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项目之一。该项目核心区建设由海涛集团负责。目前,已建成了4条总长3600米铁路编组线,配套建成了3.5万平方米标准化站台、8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和4个中转仓库,并配备了层高15米的龙门吊、2台大功率调车机、正面吊等设施设备,多式联运区初具规模。

  2019年6月,酒泉市政府印发了建设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工作、组织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工作做了规划设计。目前,一批显著发挥物流带动作用、提升枢纽集散能力的重点项目正在加速实施。

巨龙物流港储存的洋葱(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巨龙物流港储存的洋葱(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

  酒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综合物流功能区由巨龙物流港牵头建设。巨龙物流港占地面积840亩,总建筑面积28.91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农产品交易区、农机交易区、冷链仓储区、电子商务服务区、钢材交易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

  “我们承担了城市生活物资保障、应急仓储等任务,实现了生活物资在公路末端的一站式配送。”甘肃巨龙农业物流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盛廷说,巨龙物流港交易辐射新疆鄯善、哈密,青海格尔木,内蒙古额济纳旗,嘉峪关市及酒泉七县市等600公里范围内生活区。

巨龙物流港农机交易区(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巨龙物流港农机交易区(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

  目前,巨龙物流港已成为酒泉及周边地区最大的高原夏菜供应、集散基地。经过物流港初加工及冷库预冷,由大型冷藏车配送,酒泉高原夏菜48小时内就可运输至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市场。

  作为区域性物流节点之一,瓜州县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贸易、贸易带产业,全力打造西部亿吨级煤炭储运保供基地,畅达优越的通道环境逐渐成为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2023年11月25日,一列载有3527吨煤炭的专列从瓜州县北大桥现代高载能产业园馨逸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公铁物流园3号储煤棚缓缓启动,驶向2000多公里外的重庆,这标志着瓜州馨逸公铁物流园铁路专用线首发成功。

瓜州馨逸公铁物流园(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瓜州馨逸公铁物流园(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瓜州馨逸仓储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园及公铁联运项目总投资4.39亿元,新建快装线、铁路装车棚、煤均化库、烘干车间、集装箱堆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600万吨的煤炭储配发运销售能力,实现大规模煤炭仓储功能,可有效解决煤炭调入、区域煤炭供应的矛盾。

  瓜州馨逸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军说:“馨逸公铁物流园铁路专用线项目作为疆煤东运第一站,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促进淖毛湖、哈密矿区资源开发,提升煤炭安全稳供保障能力,加快区域内煤炭运输等产业的相互融合和联动发展。”

  记者从酒泉市发改委了解到,截至目前,酒泉市百余个大型物流企业分布有序,4家枢纽运营主体企业发展成效显著,6000多家物流企业集聚,年货物吞吐量达2000万吨,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甘肃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

  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表示,酒泉将依托四省区交界的区位优势,着力在跨省大通道建设上下功夫,加强互联互通,加快物流枢纽建设,在深化产业合作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发挥积极作用,全力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

  拓国际市场 促特色产品“出海”

  对外贸易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

  近年来,酒泉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机遇和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最大机遇,坚持开放开发并举、内外交流并重,不断强化国际产能合作,贸易规模增长迅速,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酒泉市一大批外向型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酒泉盛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绿色生态蔬菜生产,农业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与培训,农资连锁体系建设与销售,农产品订单、种植、收购、储运、加工、配送、零售及出口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型农业企业。该公司董事长盛晓玲说:“为拓展酒泉戈壁农产品销量,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去年公司先后派人赴俄罗斯、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参加食品展并获得部分农产品订单。”

  “面对机遇,我们的农产品出口实现从‘零’起步到量的飞跃,农产品出口从理论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在提升戈壁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解决了销路。”盛晓玲介绍,自2020年开始,公司累计出口新鲜蔬菜1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

  “今年计划在霍尔果斯口岸筹建办事处,搭建出口服务平台,为酒泉企业和农产品拓展更大的国外市场,示范和带动酒泉农产品生产和营销企业,实现出口创汇新突破、新提升。”盛晓玲介绍,根据公司农产品出口订单和出口计划,今年可实现出口创汇1000万元以上。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抓住发展机遇,酒泉市出台了加快通道经济建设、商贸物流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对外投资、扩大出口、项目合作等专题培训,动员企业在熟悉海外市场的基础上输出产品、输出资本,拥抱“一带一路”的更广阔市场。

玉门公铁联运智能物流园(央广网发 玉门市委宣传部供图)玉门公铁联运智能物流园(央广网发 玉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酒泉市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不断推动进口与出口、外贸与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准确把握酒泉市作为新疆以外向西开放最前沿的定位,强化与新疆哈密市、新星市在文化、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强化与中亚、西亚的沟通联系,深化中巴经济走廊合作,共同打造向西开放新通道。

  2023年,酒泉市抢抓产业链、供应链快速恢复的重要窗口机遇期,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先后组织50多家企业参加了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链博会等国内综合性展会,18家企业参加俄罗斯国际食品展、中国品牌商品(中东欧)展等重点国别贸易对接会、国际知名展会,全力抓生产、拓市场、抢订单。

  此外,酒泉市是甘肃省唯一与蒙古国接壤的地区,与蒙古国开展能矿资源合作前景广阔。在酒泉市商务局的积极协调下,酒泉飞天能源公司与蒙古国马克公司达成能源合作协议,每年将从蒙古国调用煤炭20万吨,发往南向通道沿线区域,可上缴税金1000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酒泉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的54个国家有贸易往来。酒泉市商务局统计显示,2023年,酒泉市进出口总额实现16.38亿元,同比增长114.2%,增速位居甘肃省第一。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及化工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进出口商品结构由单一的制种出口拓展到机械设备、生物制药、化工、矿产品等领域,产品进出口荷兰、德国、意大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提出,未来,酒泉市将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酒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充分发挥通道引领、枢纽支撑、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集散地”功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推动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实质性、多领域合作,全力打造甘肃对外开放的国际会客厅和文化展示厅。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