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中安时评:向“新”而行,文博会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地评线】中安时评:向“新”而行,文博会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4年05月27日 10:57 中安在线

  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举办。据悉,本届文博会设有8个展馆,包括3个综合展和5个专业展,展馆展览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展览规模、展商数量和海外参展商、采购商数量以及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参与度均创历届之最。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通过举办文博会,彰显政策引导力,助力探索出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进一步赋能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文化腾飞。当前,世界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助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速壮大,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重要力量。自2004年创办以来,文博会佳绩满满,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着力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机构搭建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业界交流融合,促进科技充分赋能文化产业;众多国内前沿文化科技、文化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企业参展;设立AI大模型集中发布推广区,展现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广阔发展前景……本届文博会以创办20年为契机,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助力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业态、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可以说,通过数字赋能,让文化“活”起来、“热”起来、“潮”起来。

  科技助力,亮点纷呈。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文化产业和创新科技实现“双向奔赴”。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利用“四川造”XR技术,营造“三星堆—金沙遗址”主题超高清沉浸式体验空间,异形曲面空间内将数千块LED柔性屏拼接,具有高沉浸感、高清晰度、供多人交互体验的特点;借助先进的裸眼3D虚拟技术,观众可通过《“桥”见新时代》领略湖北世界领先的桥梁设计建造创新,通过《飞越荆楚》饱览壮美的荆楚风光……依托数字技术,文博会坚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创新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我国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象。

  创新驱动,焕发生机。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沉浸式文化探索节目《启航!大运河》、纪录电影《再会长江》等项目,展现了江苏精心打造长江、大运河特色文化标识的生动实践;湖南馆以“融合育新质·三湘涌新潮”为主题,观众可置身其中体验“数字人偶虚拟互动跳舞”“爱芒导演”“MR空间”等新技术……在本届文博会会场内,这样以“新”提质、以“新”促“新”的场景无处不在。围绕数字文博、数字文旅、网络视听等,本届文博会利用大屏幕投影、智能交互等数字技术,全面提升了展陈效果和拓展丰富内容,创造了崭新的参展观展体验,也生动展示各地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从AI绘画实现“妙语生花”,到文心一言现场“作诗”与互动者无缝对话,再到用视觉动作捕捉技术设立的公共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让人们尽情体验……乘“文博会”东风,有助于激活全产业链,充分彰显文化魅力,人民群众将能更方便快捷地享受文化数字化成果,让优秀文化得到更好地保护发展。

文化产业文博会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