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 内蒙古智能互动产品大受欢迎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 内蒙古智能互动产品大受欢迎
2024年05月27日 08:58 新浪新闻

  5月的深圳,凤凰花开得绚烂似火,同样火热的还有正在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5月26日,不少深圳市民来到国际会展中心,逛展会、度周末,而内蒙古展区的多个智能互动产品格外引人注目。

展示文化魅力。草原云记者 王磊 摄展示文化魅力。草原云记者 王磊 摄

  戴上VR眼镜,跨上电动座椅,便可身临其境感受在大草原策马奔腾的酷爽。展区里,一款名为“骏马追风”的互动游戏前,想要体验的游客排起了长龙。“就像真的在大草原上骑马一样,左右转头,还能欣赏到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很有趣!”刚刚体验完这个游戏的深圳市民黄先生高兴地说。产品制造商内蒙古苏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鑫涛说,这款产品会投入到景区以及文化类展馆中,增强游客体验感。

  观众在内蒙古展区体验《骏马追风》内蒙古特色文旅VR虚拟现实交互系统。

  内蒙古展区里,还有一位文旅“推荐官”让游客十分乐意亲近,那就是智能仿真小马“奔奔”。如果游客问“奔奔”:“内蒙古有什么好吃的?”“奔奔”就会愉快地回答:“内蒙古好吃的可太多了,比如呼和浩特的烧麦和羊杂碎、赤峰的对夹、通辽的奶皮子……”作为内蒙古的文旅“推荐官”,“奔奔”很是尽责,它可以回答内蒙古有什么好吃的、内蒙古有什么好玩的、深圳到内蒙古有多远等许多问题。敬业的“奔奔”非常受游客青睐,不少人都愿意和它互动一番。

  观众在内蒙古展区与文旅AI数字人“小马奔奔”互动。

  “奔奔”的制造者,内蒙古自由极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丽萍说:“小马‘奔奔’作为定制化大语言模型内蒙古文旅‘推荐官’,非常受欢迎。我们与众多参展商和区外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深度发掘文旅IP。”

  文博会已经走过20个年头,内蒙古从未缺席。伴随着文博会的成长与发展,内蒙古的文化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今年的内蒙古展区可谓特色鲜明、创意十足,设有文脉赓续、多彩非遗、文旅融合、数字赋能、那达慕五个板块。而数字赋能板块展示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在文旅领域的新场景的应用,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让北疆文化“活”起来。

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队员在深圳文博会上演出。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队员在深圳文博会上演出。

  除了几款交互式智能产品,在数字赋能板块,大家还可以看到北疆文化资源数据平台。这个平台上既有文物、还有古籍、非遗等资料。比如说游客想了解内蒙古的文物,点击显示屏对应菜单,文物的所有信息就会全部显现。在平台的旁边还有一本让文物“活”起来的书,这本书记录了内蒙古具有代表性的56件文物,更有趣的是,这56件文物对应了内蒙古展区里的56件文创产品,感兴趣的游客可以慢慢找寻,沉浸式探馆。

​观众在内蒙古展区了解内蒙古特色文创产品。​观众在内蒙古展区了解内蒙古特色文创产品。

  文博会上,除了数字展品,内蒙古展区其他产品也很走俏,乌拉特刺绣、敖鲁古雅太阳花、树皮画都大受欢迎。一位老先生对着一件文创银碗不停拍照,一边拍一边说:“我要把这个漂亮的碗发到朋友圈,我们这边很少看到这么富有民族元素的文创产品,欢迎内蒙古的朋友们来深圳做客,深圳有1000多个公园,你们一定要去感受一下。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冯雪玉 李卓

  制作:杨婷

  编辑:孙丽荣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