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河北日报调查|共享工厂,点亮中小企业“机器人梦想”

河北日报调查|共享工厂,点亮中小企业“机器人梦想”
2024年05月27日 07:34 河北新闻网官方

  共享工厂,点亮中小企业“机器人梦想”

近日,在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工作人员正调试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摄近日,在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工作人员正调试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摄

  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的研发、制造需要先进设备和现代化车间。但高投入、高成本,常常使中小企业在进入机器人市场时望而却步。

  一座位于唐山高新区的共享工厂让中小企业的“机器人梦想”照进现实:这里“一件也接单”,还能一站式满足企业技术、采购、设备、仓储、物流、售后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让入驻企业享受从产品创意到生产落地全产业链、全流程服务。

  这就是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

  这座全国首家机器人非标产品定制共享工厂,聚集优质生产要素,让有创新潜力、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在这里实现轻装快跑。

  ■ 共享制造点亮中小企业“机器人梦想”

  系统参数合格、设备运转正常……4月30日一大早,唐山融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就忙着检测自动化铝型材喷涂上料机器人样机。

  对于这家仅有9人的小型科技企业,这台机器人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根据前期市场调研,中试成功后,每年会有数百台订单。

  但生产这样一台样机,大工厂不愿接单,自己又没有生产设备。公司总经理景会成说:“多亏了共享工厂,仅用7天就帮我们完成了样机生产,抢占了市场先机。”

  走进共享工厂,打磨声、焊接声此起彼伏。当天,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里,共有来自30多家企业的订单在生产。

  翻看着生产计划表,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负责人王孟昭说,共享工厂的意义,就是要让中小企业的好创意在这里高效率地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近年来,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作为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以唐山高新区为核心,唐山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如何实现机器人创新梯队持续扩容?形成集聚效应,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须“握指成拳”。

  深耕机器人领域30余年的唐山百川集团,通过整合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资源,于今年1月2日正式启动共享工厂,面向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提供共享服务。

  就是在这里,唐山华展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家门口”的智能装备生产线。

  同样位于唐山高新区的华展科技成立已有12年,主要生产标线检测机器人,是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但在生产中,企业经常遇到急需的设备价值不菲,不买不行、买了闲置的尴尬情况。

  “借用共享工厂的场地、设备和工人,我们能够解决加工制造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能释放资金用于设计研发。”公司总经理孙芳说,目前,他们的标线检测机器人已更新到第三代,可提升施工监理的数据可视化、智慧管理化、调度统一化水平,实现智慧测量的新突破。

  高效率将创意转化为产品,靠的是强大的软硬件支撑。

  共享工厂拥有软硬件设备800台套、研发及生产专业人员1000余人,具备年产机器人产品2000台套的生产能力。百川集团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的200多个售后网点和物流团队,也成为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保障。

  ■ 引智借力打造强有力“聪明大脑”

  一款新型机器人的样机从概念到落地,仅用了三个月,这样的速度,让郭浩田连说“没想到”。

  郭浩田是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去年,公司瞄准养老领域,计划研发一款全自动助浴机器人。但由于是初创团队,他们的想法只停留在“纸面上”,项目一度停滞不前。

  得知共享工厂启用后,郭浩田第一时间取得联系,并与共享工厂达成了合作。

  根据郭浩田团队的创意,共享工厂立即召集机械工程师,与郭浩田团队共同完善设计图纸,探讨生产制造环节的细节并提出专业的修改意见。

  “我们提供产品三维模型和描述设备想要实现的动作,工程师据此形成规范化加工图纸,推动进入后续生产环节,帮我们少走了好多弯路,研发周期大大缩短。”郭浩田说。

  机器人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市场竞争力,但中小企业往往研发能力不足。

  有共享制造,更有创新协同。依托百川集团的共享工厂拥有200多名创意、研发、设计人员,多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如此,还与北京、天津等7所高校成立创新生态联盟,开展资源共享、创新互动、产业协同、人才交流、成果转化。

  专业的研发团队加上高校的科研力量,共享工厂打造强有力的“聪明大脑”,帮助中小企业打通研发环节瓶颈,推动创意精准落地,为小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厚植创新沃土。

  近日,唐山英莱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内,企业技术人员与河北工业大学专家团队正对机器人环境感知控制系统项目所需设备进行确认。

  “新项目将有效减少编程等环节人工操作,预计每年可实现增收3000万元。”该公司副总经理赵治军说,目前,项目已完成软件功能开发,正在搭建中试产线。

  在共享工厂的牵线搭桥下,英莱科技与河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获得先发优势。目前,公司已研发激光视觉焊缝跟踪系统等6个系列10余种型号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

  打造“聪明大脑”,百川集团已牵头成立了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未来将共享工厂打造成为京津冀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同步跃升。

  ■ 良好创新生态助力产业集群崛起

  “五一”假期前,江苏微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喜辉一直忙着新企业的注册事宜。他打算把生产研发全自动炒货机器人项目落户在唐山高新区。

  千里北上,除了作为唐山人的情怀,郑喜辉坦言,更有家乡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越来越好的吸引,“我们首台样机的制造就放在共享工厂里做。”

  吸引郑喜辉的,还有唐山高新区“真金白银”的支持——每年安排2000万元预算资金,专项支持共享制造。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年可申领最高10万元的“创制券”,用于产品样机试制、首台套首批次加工、产品检验检测等生产活动。

  唐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安海涛说,共享工厂模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吸引外来机器人企业落地,提高机器人产业本地配套率,助力区域机器人产业加速集聚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保障共享工厂稳定运行、构建完善创新生态尤为重要。

  为此,唐山市搭建起线上机器人共享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帮助更多机器人中小企业注册,在企业审核、合同签约、“创制券”发放、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发货售后等环节优化服务管理,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协同效率。

  4月30日下午,又传来好消息。

  当天,王孟昭迎来了几位中国人保财险的客人,商讨多日的“机享三保”机制终于敲定。

  所谓“机享三保”,是唐山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中国人保财险为共享工厂企业量身定制的新型保险,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阶段企业的研发过程进行保障,让机器人企业想创新、敢创新。

  “在这一机制下,政府为入驻共享工厂的企业购买保险。这意味着,机器人企业研发生产一旦失败,将由保险公司赔付损失,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王孟昭表示。

  在良好创新生态的滋养下,唐山机器人产业已实现规模化发展、全品类布局、多场景应用,机器人企业数量达151家,较2023年初增加76家。河北日报记者 贾楠 宋平 王育民

  短评

  共享赋能制造,开辟发展新赛道

  提到共享经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当共享经济遇见制造业,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可以看到,共享工厂与产业集群相辅相成、互利共赢。依托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产业生态优势,共享工厂才能快速落地和规模化发展。而共享工厂又可以有效满足产业集群内的共性制造需求,降低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带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础已经具备,当前最主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踏步前进,以此塑造发展新优势、赢得未来主动权。

  如何进一步激发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共享工厂模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清河依托工业互联网打造柔性供应链平台,推动设备、技术、原辅料、款式、服务等资源共享;安平丝网、武邑金属橱柜等产业集群探索加快培育发展共享工厂、集采集销等新模式……共享工厂模式在河北省一些地方已经有了积极探索。

  省工信厅出台方案引导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共享工厂等新型制造模式,参与大企业生产协作配套;省科技厅正编制起草支持共享工厂相关政策,将共享工厂纳入科技创新券创新服务提供机构范围……河北省对共享工厂的支持政策也在逐渐完善。

  共享工厂,发展势头令人期待。(贾楠 宋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