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基层善治好“枫”景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基层善治好“枫”景
2024年05月27日 11:17 四川新闻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巩固农村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是夯实党执政兴国的根基。6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扎根基层沃土,从一地走向全国,在具体实践中拔节生长、枝繁叶茂,不断增强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进新征程,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程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刷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现实要求,也是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擦亮基层善治“金名片”的应有之义。

  坚持党的领导,丰富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基层善治,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丰富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新的起点上,一方面要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党的领导与“枫桥经验”紧密结合起来,从体制机制上强化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的领导和统筹,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全力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另一方面,着力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工作融入到践行“枫桥经验”上来,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走好群众路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群众路线是“枫桥经验”的本质所在,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全国各地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强化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城乡基层治理中来,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调、民事民决,共同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在四川,创新推出“近邻小区”“云上金顶”“海棠花开”等多元解纷模式,实现从“盆景”到“风景”的转变;在河南,构建多网融合的立体化社会治理监管体系,推动群众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日益从“面对面”走向“屏对屏”;在江苏,推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打造加强诉源治理的“大平台”……一个个真实、鲜活、生动的“枫桥经验”案例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既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真实写照,也注脚着亿万百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的万千气象。

  拓宽实践路径,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够历久弥坚,焕发蓬勃生命力,关键在于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充实拓展。当前,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意愿和期盼更高,各项工作任务标准更严。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更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治理方式,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放眼当下,不论是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还是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农村治理实现“矛盾不上交”到“矛盾少发生或不发生”的加快转变,抑或是整合网上网下多方资源,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化“治”理为“智”理、变单一为多元,推动“枫桥经验”在创造性转化中实现创新性发展,我们就能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更好巩固农村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新的起点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坚持好、发展好、弘扬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我们一定能绘就出“中国之治”的壮美新画卷,使党的基层基础更加牢固、人民的幸福底色更显厚重。

  作者:付云

党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