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荆江评论:为公众号“瘦身”很有必要

荆江评论:为公众号“瘦身”很有必要
2024年05月27日 14:59 荆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日前,经济观察报报道:近两个月来,有超过10个省市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官宣停止更新和注销,层级覆盖省、市、县、乡镇和村,涉及多个行政部门。

  近些年来,微信等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种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平台。其初衷旨在构建政府和群众良好沟通互动的“连心桥”,推进政务透明或便民服务。在前期运行过程中,不少微信公众号发挥了相应作用。但从省市县、镇乡(街道)、村(社区)到各部门乃至许多单位,都相应开设各自的公众号,形成公众号疯长的情势,反而悖离了初衷,影响了实际效果。此时,着力为公众号“瘦身”,积极引导公众号健康发展,有益于推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向上向好。

  公众号疯长助长形式主义。公众号爆炸式增长,导致了“指尖上形式主义”盛行。不少公众号没能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而是一味地追求上稿量、点击量、关注度和曝光率。甚至用行政手段强行基层单位或干部员工定期登录、打卡签到、使用时限、即时响应、关注点赞、转发评论,还随意摊派任务、索要材料、上传截图、投票评选,让基层干部和员工深陷于这种新型的“文山会海”。有的还硬性将此纳入常态工作考核和线上检查评比,以此留痕作为工作考核评价、评比评选的依据。以致贻误正常工作,加重员工压力,扭曲公众号的本质功能,增加了基层干部和员工的沉重负担。

  公众号疯长滋生财政浪费。盲目追风大肆开设微信号、微博号、抖音号,罔顾实际效果和维护成本,已经造成不必要的财政浪费。公众号的编辑运营维护需要经费。自我运营必须配备专职人员,人工薪酬与运营维护费用不可或缺,而外包给专业公司的花费则更多。如果砍掉这些鸡肋一般的公众号,那是减轻财政负担的实际举措,将有利于集中财力保民生、办大事。同时,开设了公众号,必然要求干部和员工撰写稿件、拍摄照片,甚至将上稿上传照片作为工作绩效之一。如此,人人撰稿、个个拍照,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也是无形的财力。

  公众号疯长影响文字使用规范。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已成公众重要表达平台的当下,规范网络上汉语言文字使用的要求越加重要。规范互联网平台语言使用,纠正网络不规范字词句篇等不良现象,严谨正确使用汉语言文字,有益于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汉语言文字的氛围,增进公众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但不少公众号上,语言使用不规范、不严谨,错字别字、错误标点符号、病句错句比比皆是,很多文章更是缺少章法。这种粗制滥造现象,严重影响了积极向上的互联网语言生态建设,降低了发布内容的严肃性,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保护传承,还对公众造成不良示范,阻碍了全社会尊重知识氛围的营建和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

  为公众号“瘦身”很有必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对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规范化管理,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严肃整治某些公众号的形式主义倾向。以建设精干、健康、有用的公众号为目标,为公众号“瘦身”。顺应民情民意,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节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用心用情打造民众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提供更规范、更高效、更实用、更美观的公众号服务。

  编辑: 袁超伟

互联网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