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释放数据要素叠加倍增效应

释放数据要素叠加倍增效应
2024年05月28日 06:08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观众在体验VR摩托车竞速项目。王旺旺摄(中经视觉)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指出,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步伐加快,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全国数据工作体系初步形成。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扩容提速,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人工智能、5G、6G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网、算、数、智共同构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问题。”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自学认为,网络与算力是顶层的数字基础设施,万物互联产生海量数据,拉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以及算力的持续增长。大数据、大模型属于中间层的数字基础设施,在不断创新突破的同时呈现了互相结合、多模融合的特点。未来,中兴通讯将持续强化底层核心技术,加快向“连接+算力”拓展。

  在中国电子副总经理陆志鹏看来,数据要素化是数据资产化的实现路径,中国电子定义数据元件,破解了数据确权、估值、定价、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难题,还可作为数据流通标的物,形成完善的数据资产体系。作为稳定的数据要素形态,数据元件不仅具备安全属性、价值属性和品质属性,在实现数据的风险隔离与安全管控的同时,还可提升数据价值密度,实现数据资源的产品化流通和规模化应用。中国电子携手德阳开展的数据资产化实践证明,数据元件是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支点,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得以实现,撬动数据资源巨大市场价值。

  公共数据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蕴藏着巨大经济价值。推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对于赋能现代化治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电子云数据运营业务部总经理宋超介绍,中国电子云数据港通过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数据资产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数据授权合作,打造安全合规体系和可信开发环境,保障数据在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出域的前提下,形成数据价值对外输出。此外,通过链接数交所、产业企业、政府等需求端,以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为核心,发挥自身跨行业认知能力优势和生态联动优势,持续服务各类数据需求。

  “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要‘发展为先、安全护航’。”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面对复杂的数据共享、开放、开发利用到交易的流转过程,既要防止全局性的数据勒索和泄露,又要对重要数据和关键环节实施动态和适度的安全防护,通过识别关键场景和环节,实施分阶段的精准和动态防护。要加快打造数据流通安全合规体系,为数据资源化、要素化、产品化等环节提供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围绕数据要素流通活动、平台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安全防护,利用管理和监督手段,确保体系有效运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李芃达 黄鑫)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