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加速孵化科学创意及项目的验证中心,面对如陈羿锦这般的天才少年,往往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的是,接住他们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一步步具象化、现实化的过程中,往往会电光石火般诞出全新的创新发明。忐忑的是,如何呵护好他们沉迷科研的好奇心,避免在一步步迈向市场的过程中消磨了最初的热忱和斗志。
“对于小陈的项目,我们不设具体的KPI(关键绩效指标),以长线眼光来培育等待。”环上大概念验证中心负责人李宇阳说。科创孵化机构对待这类科学项目要少一些急功近利,不是包办成果转化全流程,而是在每个关键节点为他们打开思路、找到方向,陪伴他们将成果扎实落地,方能水到渠成。
就像园丁栽培树苗,既保有耐心,也科学修剪。这个全市首家概念验证中心有一套鼓励勇于尝试的容错环境,小陈在这里自己设计实验,在神奇的科学天地间自由翱翔,产出更多“未知”。同时,项目成果落地将有一套“系统方法论”,既包括工艺、材料、结构等大量工程问题的技术验证,也涵盖产品性价比、商业模式等商业验证。指导老师们通过这套系统方法论帮助验证创意想法的可行性,确保其基础原理、实验路径不偏离“科学阈值”。
“超纲”
相较于成果转化,拿大奖反而“没那么难”。特别是中试阶段的屡屡受挫,让小陈也几乎想要放弃。
初夏时节一个略显闷热的下午,好不容易鼓捣出空调节能器原型机的小陈有些兴奋。而实际应用场景下测试机器性能的过程中,首次户外实战,意外发生了,在空调外机60℃高温催化下,节能器不堪重负渐渐“熔化”。由于材料软化,部分关键加固件也开始松动。努力了数月的成果,顷刻功亏一篑。
仔细检查复盘,小陈发现问题出在材料上。原来,小陈制作节能器购买的材料是市场中的消费级3D打印材料,作为工业产品,各项性能数值远远不够。他着手从市场各处淘材料,却始终找不到理想材料。显然,凭一己之力破解原材料之困,这道题对于16岁少年来说还是“超纲”了。
此时,环上大概念验证中心主动“补位”,带着好消息提供新资源——以材料工艺见长的上海大学某课题组正研制一款复合材料,能在极高温环境下保持出色的硬度。这些材料特性与小陈的实验需要十分匹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小陈主动对接,成功“解锁”了关键用材。
阈值
如何确保项目落地转化的技术路线、实践路径始终在科学阈值范围内?
依托与上海大学工训中心的深度合作,环上大概念验证中心能随时提供技术验证。“就像为科学少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告诉他们创意落地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很多方向都不妨大胆一试。”负责人介绍。
工训中心,就似一个拥有丰富“工具箱”的超大实验室。焊接、激光、3D打印、铸造、木艺……硬件设施外,学校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了全球领先的数字仿真软件,涵盖流体动力学等诸多学科门类,成为全国工程软件最齐全的工训中心之一。
手握利器,小陈的探索欲顺势激发。特别的是,实验室指导老师不输出标准答案,只提供建议,“这里没有按部就班的标准,需要科创项目团队一步步去动手试验、摸索验证、求证可能。”
制造核心零部件时,实验室指导老师陈杰建议小陈可尝试使用双喷头工业级3D打印机,同步打印模型材料、支撑材料。这一方法既节约制作时长,也让成品坚固耐用。
实验中,小陈又发现了新问题,按此方法,两种材料在打印过程中容易“粘”在一起。指导老师再次分享:工训中心有一种特殊的水溶性支撑材料,即便一体成型打印,只要将成品在水中冲刷一下,支撑材料可瞬间去除。
科学的实验方法、可靠的新材料,一步步推导有理有据,项目转化步步扎实。
序章
从展品到产品,对小陈来说,迈出这关键一步,还意味着要跳出“舒适圈”,从市场视角考证、推敲可行性。不久的将来,他甚至还要直面消费者留言投诉。这些也都在概念验证中心内提前预演。
“这件样品在上海可以运作,但在环境干燥的甘肃、冬季严寒的东北能否确保性能稳定?”指导老师的提醒让在实验室待久了的小陈有了新思考。
他开始学着从市场角度审视手头打磨的产品。比如,冷凝水喷淋是空调节能器的关键所在。这背后,从水量到转化效率,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但这些又极易受到气候纬度等影响。从产品角度说,仅能适应一地需求的节能器,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也就没有足够的商业价值。
凡此种种,系统梳理后,小陈决定跟投资人聊一聊,搜集分析来自市场端的真实反馈。在概念验证中心牵线搭桥下,他与国内某头部基金负责人面谈。一席交流后,陈羿锦发现,要解决的问题比预设的还要多。比如,如何建立竞争优势、怎样打开产品销路……一路飞奔着的小陈,第一次决定,“慢下来,先想想清楚”。另一边,环上大概念验证中心团队帮助其反复推敲验证可行的商业化方案。比如,将节能器纳入消费者可选的增值服务。
就在上周五,市场上有空调客户愿意尝试安装空调节能器。个案的应用,离规模市场化仍有距离,但足以令小陈兴奋不已。
工训中心内有一排学生作品展示橱窗。负责人指着其间一些不成熟的“初制品”聊起当年那个对机器狗热忱满满的男孩王兴兴,从这里走出之后创立了宇树科技,带领团队研制出“会后空翻”的人形机器人,处于国内同行的第一梯队。
今天的稳,是为了明天的快。大家眼里,科学少年陈羿锦的故事,或许才刚开始。
文:王嘉旖
图:邢千里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顾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