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看生态、看人文、看产业,山西这三县!!!

看生态、看人文、看产业,山西这三县!!!
2024年06月04日 14:03 黄河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张旭)人说山西好风光,大美风光藏县乡。

  近日,“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发布,全国107个县市区上榜。山西省交城县、沁源县、右玉县同时入选。自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以来,右玉县已连续七年获此殊荣。

  上榜三县荣冠“最美”,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让我们从其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产业之美,一瞥表里山河的动人画卷。

图片来源:交城文旅图片来源:交城文旅

  交城:蓄能发展的新兴之地

  交城县位于吕梁山东麓,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西缘,北枕吕梁,南带汾河,东据太原,西临方山、离石。交城自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县,因建于汾孔二河相交之处得名,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国家民政部联合命名的“千年古县”。

  境内森林面积157.8余万亩、牧坡草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51.4%,林木绿化率70%,是山西省第二大林业县。拥有卦山、玄中寺两个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吕梁英雄广场、晋绥边区第八分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交城距太原仅50公里,是太原经济圈的内圈层,是山西承东启西桥梁作用的重要节点。近年来,交城县依托交城山丰富资源宝藏,“畜、果、蔬、菌、药、游”六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以省级的交城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化工为主的“一大三新”新兴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依托县域基础优势,旅游、物流、电商、文化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图片来源:长治日报图片来源:长治日报

  沁源:享誉华夏的避暑胜地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岳山东麓、长治市西北,晋东南、晋南、晋中交汇之地,西汉置县,初名谷远,处沁河之源,北魏始名沁源。

  全县森林面积220万亩、天然牧坡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接近60%,全省第一,是省树“油松之乡”,是全国天然林保护重点县、山西省政府确定的省级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享誉华夏的避暑胜地。盛产连翘、黄芩、党参、柴胡等20多种中药材,享有“北药之首”美誉。境内有近400余种鸟类,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黑鹳、金雕、金钱豹、原麝等,是省鸟“褐马鸡之乡”,珍稀鸟类苍鹭栖息地。

  沁源文化遗存较多。历史上是“五岳五镇”之中镇太岳的主脉县份,有历代古建筑46处,有圣寿寺、太岳军区司令部2处国保单位,有1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景点景区有灵空山、沁河源、花坡等自然景观;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抗日围困战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景观。抗战时期,沁源是太岳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曾经创造了二年半“沁源围困战”的光辉战例,“英雄的沁源,英雄的人民”是毛泽东对沁源军民的最高赞誉。

  近年来,该县借助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通过转型升级和延伸产业链,做优营商环境,加速项目建设。这座太岳山区的绿色小城,正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经济活力。

图片来源:视觉朔州图片来源:视觉朔州

  右玉:绿意无限的生态宝地

  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是山西省的北大门。右玉作为边塞要冲、西口故里、晋商通道,是一条历史文化的走廊。县内存有古长城84公里、古堡50多座,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古堡之乡”。

  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不懈防风固沙,把昔日“不毛之地”建设成了“塞上绿洲”,全县林木绿化率由不足0.3%提高到现在的54%,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生态奇迹,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右玉是全国小杂粮基地县、山西唯一的半农半牧县,全县天然草地达78万亩,以燕麦为主的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右玉羊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建成了以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丰富的生态资源、灿烂的历史文化、怡人的气候条件、宝贵的右玉精神,使右玉这片土地充满了神奇和魅力,为右玉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山西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