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力求事事心中有底,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力求事事心中有底,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2024年06月05日 11:59 北京青年报

  本报评论员栗玉晨

  只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组织领导,以“处处见微知著”的敏锐性强化态势感知,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强化应急处突,以“人人落实到位”的严要求强化监督检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才能全面维护高考工作安全、公正。切实做到思想上不懈怠、组织上不疏漏、工作上不松劲、查处上不手软,坚决维护教育招生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今年北京高考、全国高考一定能交出合格的答卷。

  再过两天,2024年高考将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日前在北京市检查2024年高考准备工作时强调,高考牵动千家万户,关系广大青年学子前途命运。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用心用情做好高考组织保障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

  高考事关国家人才选拔,事关家庭切身利益,事关学生前途命运。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为实现“平安高考”目标,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早研判、早谋划、早部署,多措并举,推动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面对今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高考综合改革落地省份多等挑战,抓紧抓实抓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只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组织领导,以“处处见微知著”的敏锐性强化态势感知,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强化应急处突,以“人人落实到位”的严要求强化监督检查,切实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侥幸心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才能全面维护高考工作安全、公正。

  各地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对社会负责、对考生负责的使命感,严谨细致做好考生服务保障工作。不仅要提前谋划交通出行、噪音治理、食品安全、医疗卫生、防暑降温等综合保障工作,营造安心舒适的考试环境,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考生心理辅导工作,帮助调适考前状态,从容应考。同时,重视为残障考生等特殊群体提供合理便利,让他们与其他考生一道,在实现人生梦想道路上迈好关键一步。

  各地要以“处处见微知著”的敏锐性,做好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整肃考风考纪等工作,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一方面,要一以贯之加强对试卷保管、运送、考试实施、评卷等各环节全流程监管,指导各地、各高校严格遵守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工作纪律。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销售作弊器材、替考作弊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人防技防能力;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严格执行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实现智能安检门全配备和考点考场无线电信号有效屏蔽,护航实现公平、公正高考。

  各地要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确保高考万无一失。每年高考期间,多地几乎都逢汛期。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高考期间,华北南部、黄淮大部及汾渭平原地区最高气温普遍将在32℃-35℃,局地可达37℃左右;南方大部分地区多阴雨天气,西南及华南、江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强降雨。目前北京已进入汛期,降雨具有突发性、局地性、短时雨强大等特点,同时可能伴随着大风、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条件,容易造成高空坠物、树倒枝折、雷击、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城市运行和人身安全。各地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完善工作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涉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保障高考安全平稳,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统筹推进高考改革和高考安全,以“一失万无”的警醒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筑牢高考安全屏障,需要以“人人落实到位”的严要求强化监督检查。不仅要在考前、考中监督高考安全各项制度规定落实情况,高考结束后,还要聚焦招生录取等重要环节跟进监督,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和高校落实责任,确保招生录取全过程公开、透明。只有每个环节、每个人都切实扛起责任,“平安高考”的目标才能实现。

  为莘莘学子考出优异成绩保驾护航,切实做到思想上不懈怠、组织上不疏漏、工作上不松劲、查处上不手软,坚决维护教育招生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今年北京高考、全国高考一定能交出合格的答卷。

  责任编辑:梁燕(EN003)

高考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