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向新而行!吉大特塑:引领特种工程塑料发展新方向

向新而行!吉大特塑:引领特种工程塑料发展新方向
2024年06月05日 08:41 中国吉林网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工业基础之一。在吉林,提到新材料,特种工程塑料这一站在塑料“金字塔顶端”的材料,绝对不容忽视。

  6月2日,虽然是休息日,但吉林大学特种工程塑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化学合成实验室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特种工程塑料研发团队成员王贵宾教授仍然带着学生们在进行着忙碌的实验工作。“今年4月份,我们刚通过了长春市科技局与吉林大学联合的产业化基金批复,将对特种工程塑料聚醚醚酮进行新的应用开发和推广。”说起特种工程塑料聚醚醚酮,王教授打开了话匣子。

  “大家对塑料都不陌生,欧洲近些年习惯用一个金字塔图来表述塑料的发展历程和性能。所谓特种工程塑料就是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统称,之所以‘特’,是因为它的属性必须具备耐高温、耐腐蚀、耐核辐射等特质。”王贵宾教授说,上个世纪70年代初,吉大与这种特殊工程塑料“结缘”,此后的四十多年中,“吉林大学特种工程塑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家的支持下,经过艰苦奋斗,实现了聚醚砜和聚醚醚酮树脂的自主创新,拥有了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

  “我,1988年本科毕业后被遴选到我国著名的高分子材料专家——吉林大学化学系吴忠文老师课题组工作,出身工科的优势,让我成为从事聚醚砜树脂和聚醚醚酮树脂的中试生产线建设和树脂合成生产的最佳人选。”回忆起这段经历,王老师讲了两段小故事。

  “那时候,为了让新材料尽早满足国家发展需要,课题组租赁南湖化工厂建设中试基地,我带领一个班组在中试基地倒班生产,不分昼夜,吃睡都在机器旁。由于休息不好,身体免疫力下降,感染了乙肝病毒,身体一恢复,我立刻又回到工作岗位。”

  “吉大前卫北区理化楼239房间也有着我和同事们一段难忘的回忆。我和姜振华老师为聚醚醚酮树脂的挤出造粒并肩奋战,为了赶任务、节省停机冷却再加热造成的电能和时间浪费,机器连轴转,我们也跟着连轴转,36小时无休无眠是常事。”

  ……

  新材料研制成功之后,很快走向市场,最先应用的是往复空气压缩机的阀片,“早期的压缩机阀片都是金属的,存在噪音大、易腐蚀、产生电火花等,影响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安全。从国外进口的空气压缩机,其阀片使用的是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而国内只有吉林大学能生产这类材料。”王贵宾教授说,“当时,上海虹桥化工厂使用的替换复合材料阀片都是荷兰贺尔碧格公司制造的,每克14元人民币,我们试制成功聚醚醚酮复合材料阀片后,国产阀片销售价格已经降到每克1.5元人民币。”

  打破垄断,勇攀科技高峰,之后几年,团队陆续研发了聚醚醚酮、聚醚砜及其复合材料的纺织机械零部件、石油化工零部件、电子信息零部件等,使这两种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如今,特种工程塑料聚醚醚酮和聚醚砜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展开应用,而王贵宾教授的科研步伐却从未停歇,“作为特种工程塑料聚醚醚酮和聚醚砜的研究和产业化发源地,我们吉大人、化学人、特塑人,将继续秉持着投身科研、报效祖国的信念,传承着黄大年精神,为科技强国、民族复兴贡献着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摄影 李煦

  摄像 明鑫睿

  编辑: 梁欢欢

吉林大学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