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世界环境日特别策划丨多彩生灵 云南持续上新

世界环境日特别策划丨多彩生灵 云南持续上新
2024年06月05日 09:45 新浪新闻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云南的表现可圈可点。

  云南,被誉为我国的“生物宝库”,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堪称全国之冠。这里不仅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称,还享有“世界花园”的美誉,云南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虽然仅占全国的4.1%,但各类群生物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

  近年来,云南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新发现层出不穷,其“上新”速度之快,成为了各界瞩目的焦点。

  现在,让我们聚焦七彩云南,看看最近又有哪些神奇生灵在云岭大地上现身!

  【档案: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鸡形目雉科大型鸟类,数量极其稀少,国内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物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

  近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在整理布设在野外的红外相机时,意外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的珍贵影像,这在梁河县境内尚属首次。

  【档案:钻喙兰】

  钻喙兰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世界濒危物种,钻喙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气生根发达而肥厚,花序较长,最长可达30厘米以上;花朵呈白色而密布着紫色的斑点,狭长圆形的花瓣十分“迷你”,花瓣的长度仅为7毫米至7.5毫米;因其下垂花序形似狐狸尾巴,故而称之为狐尾兰。在当地民间,人们常视钻喙兰为团圆、美好、幸福、安康及高贵的象征。

  5月29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县林草局的工作人员在巡护途中,发现一种造型奇特、形似狐尾的小野花。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谭运洪鉴定,确定为兰科钻喙(hui)兰属植物钻喙兰,这在龙陵小黑山省级保护区属首次记录到,也是保护区新记录物种。

  【档案:盈江虾脊兰】

  盈江虾脊兰与镰萼虾脊兰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盈江虾脊兰的唇瓣中部有一个椭圆形的黄色斑点和四条紫色脉靠近柱体基部;唇瓣侧裂片三角形相较于中间裂片明显更小;侧萼片向下卷曲。目前,盈江虾脊兰仅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现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600米至1800米的林下。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与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近日在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与镰萼虾脊兰极为相似的虾脊兰。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对比,确定该物种为兰科虾脊兰属新种,并以其发现地命名为盈江虾脊兰。

  【档案:下龙榕】

  2007年,C.C.Berg根据标本将下龙榕列为中国新记录物种。此次云南全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确认了该乔木树种活植物在我国的分布,为植物区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人员,在广南县旧莫乡昔板村样线内进行全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调查时,发现一株中国新记录物种下龙榕。

  科研人员发现的这株下龙榕高约20米,胸径约1米,是树龄在100年以上的高大乔木型古树。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专家鉴定,该物种为桑科榕属的下龙榕,是未被《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收录的植物新记录。

  【档案:毛萼山珊瑚】

  属于腐生植物,茎无叶片、呈红褐色,花朵开放后直径为3至5厘米,颜色金黄,花期较短,仅有10余天,常生于疏林下或沟谷荫蔽处,因对生长条件要求极为苛刻且培育难度大,常被称为山中珍品,较为稀有,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

  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乡护林员在巡山管护途中,首次在辖区内海拔约2200米的林区,记录到正处于花期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毛萼山珊瑚。

  这些神奇生灵只是近年来云南发现的新物种的小小一角——落户昆明的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第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被称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生命之舟”。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27746种308624份,其中野生植物种子库保存11602种野生植物种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

  1959年创建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已收集保存各种活植物1.3万余种,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植物物种最多植物园之一。1938年创建的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标本馆,目前馆藏标本总量150余万份,是中国收集植物门类最全的植物标本馆。

  近年来,随着云南科研机构生物多样性研究、调查的深入推进,新物种发现不断取得新进展。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2013年,云南省发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2021—2022年,云南成功举办COP15第一阶段会议,深度参与COP15第二阶段会议,向全世界展示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收获“昆明宣言”、“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重大历史性成果,为云南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在中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云南在世界上最亮丽、最具辨识度的名片,更是全省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是亚洲象

  北上南归的温暖之旅

  是高黎贡山

  猿啼鸟鸣的自然之音

  是红嘴鸥

  漂洋过海的春城之约

  是苍山洱海

  风花雪月的美丽邂逅

  更是

  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独特篇章

  云新闻出品

  编辑:段冯媛 戴菲

  美编:林显富

  资料来源:央广网、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微信公众号、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新华社、中国绿色时报等

  审核:蔡飞

云南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