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宁德:“四好农村路”畅通乡村“振兴道”

宁德:“四好农村路”畅通乡村“振兴道”
2024年06月06日 10:32 东南网

  东南网6月6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沙滩、渔村、滩涂在光与影之间摇曳,公路沿着海岸线延伸向海的一方,身姿飒爽的骑手和打卡拍照的观光客,成为公路间的一抹亮色。

  这条颇具辨识度的滨海公路,正是“东海1号”东冲半岛风景观光道,也是宁德市霞浦县的“四好农村路”。它连接着高罗、海尾、大京、小京、下尾岛等重要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并途经12个村庄。绵延千里的旅游公路,不仅串起沿线一路好风景,也让沿途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乡村振兴,交通更要先行。这其中,“四好农村路”发挥着重要作用。放眼闽东大地,一条条农村公路纵横蜿蜒,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富足希望。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有出路。通达乡村的公路,如何改变农村?

  从寿宁县城驱车出发,沿着宽敞的公路行驶不到一个小时,便可抵达下党乡。而在三十多年前,这里没有一条公路,一条长7.5公里、宽不足两米的羊肠小道,是进出下党的唯一通道,村民们进城走路要走一天才能到。

  在“难忘下党”主题展里,下党乡退休干部刘明华向过往来客深情讲述这里曾发生的动情故事。刘明华从1987年就来到了下党,开始建乡筹备,见证了下党的变化。他形容说,“由于没有公路,我们的群众存在着‘三怕’: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养大猪。”

  从1991年下党第一条乡村公路建成通车起,如今下党全乡的公路网络已四通八达,建成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

  2020年以来,下党乡以“下乡的味道”品牌为依托,组建了寿宁县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定制茶园’拓展至全乡十个行政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持续做优做强特色茶产业。

  路的不断延伸,也牵动着在外游子的心。夏美雄就是被吸引而来,并成为了这里的“新村民”。2020年,夏美雄看到下党乡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好,便来下党乡创业,组建团队开展抖音直播。他通过展示下党乡的山水风光,线上销售当地的高山茶、土蜂蜜、土豆等农特产品,帮助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路通了,产业就活了。得益于交通的巨大改善,下党乡的自然资源开始得到充分释放,“养在深闺待人识”的下党生态农产品开始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直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纷至沓来,亲近绿水青山,走进学习小镇。

  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四好农村路”,一头牵着乡村振兴,一头牵着民心所盼。如今,羊肠小道仍在,却已不再是下党乡的唯一出路。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公路正为宁德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位于宁德蕉城区城南镇西北部的莲峰三村(岭头村、叶厝村和田中村),与市区仅一山之隔,曾经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通村路,村民出行只能徒步。

  “进趟城来回要一整天,新鲜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饲料、肥料等农资物品也只能肩挑背扛运回来,遇到大雨天,常常会出现水毁塌方。”岭头村村民代表林明生对此颇有感触。

  碍于山路崎岖、交通不畅,莲峰三村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如今,一条崭新地沥青混凝土盘山路,盘旋在莲峰山间,从宁德城区开往莲峰三村仅需20分钟车程。

  进出村里的路变得越来越宽,村民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敞。村民说,现在周末节假日来的游客比村里人还多,党和政府真的是把路修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路好了,打通了“出”与“进”双通道,产业活了,游客也来了。莲峰公路通车后,每到周末节假日,岭头顶的游人便络绎不绝,市民在此可观城看海俯瞰整个宁德市区。这里已成为市民近郊徒步、假日休闲首选之地,旺季时,一天游客人数超过2000人次。

  余孝金从前是叶厝村里的贫困户,2003年,莲峰三村通了公路后,他便和家人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过去用锄头在地里刨不出几块钱,现在拿起锅铲子就能赚钱。”老余说,如今,沿着这条新修的公路,游客能直接把车开到他家门口。

  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当地建起了共享生态农庄,发展水蜜桃、猕猴桃、黄金油奈等农特水果,民宿、餐饮、休闲农业,这些过去不敢想的业态,如今都一个个都提上了日程。

  宽敞的道路修到了田间地头,小汽车通到了乡村院落,门前路更美观、更平整了,出行更舒适、更安全了。曾经“困”在大山里的莲峰三村,逐渐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近年来,宁德市以“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为抓手,不断推进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实现通村公路硬化率、建制村通客车率、农村公路列养率、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客运线路及乡镇物流节点覆盖率“5个100%”。

  一条条通村达乡的“四好农村路”,畅通了城乡要素流动的“毛细血管”,架起了产业发展的“快速通道”。数据统计,2023年,宁德全市水产、茶叶、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花卉及乡村旅游等“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3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