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古韵奏新曲!湄潭永兴古镇的“蝶变”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古韵奏新曲!湄潭永兴古镇的“蝶变”
2024年06月06日 06:42 新浪新闻

  

  长夏渐盛,万物初盈。湄潭县永兴古镇,人们正在古建修复工地上忙碌——青砖、木柱、灰瓦,这些穿越了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岁月长河的黔北民居,经过“修旧复旧”的修缮,绽放出历久弥新的风姿,完美融合在当地人的生活中。

  永兴古镇的木屋已有几百年历史

  今年67岁的张宪忠,三天两头就来逛逛。作为永兴古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他在古镇长大、工作,深深牵挂着这里的一切。

  “我去过很多古镇,比永兴历史悠久的有不少,但街面都没有永兴的宽。”张宪忠说,19世纪40年代,古镇的一街八巷已经容纳不下涌来的外地客商,于是拆了清代修建的城墙,扩宽街面。“这就是贸易繁荣的表现。”

  永兴古镇自明万历二年发端至今,曾名列黔北四大名镇。1940年,浙江大学一年级及先修班西迁来永兴办学近七年,有3000余名学生曾在此就读,古镇见证了竺可桢、李政道、储润科、谭其骧、钱宝琮等学界泰斗胸怀报国之志、秉承“求是”传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故事,形成的浙大西迁文化,与商贸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在此辉煌交织,内涵丰富。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永兴古镇建筑群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但在风雨中飘摇的古宅渐渐沧桑,街面破烂不堪。这对于2006年获得贵州省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永兴古镇来说,已经有些“名不副实”。

  永兴古镇建筑群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

  对永兴古建筑群进行抢救性修复,迫在眉睫。湄潭县委县政府启动实施古镇抢救性保护修缮,划定古建筑保护区,同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积极争取珠海市对口遵义市协作项目资金和省民政厅项目支持等,有一点钱就动工一点,一栋接一栋开工。

  “为什么大家要到永兴来?因为湄潭文化之根、文化之底在永兴,这里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湄潭县委书记沈建通说。

  修缮古建时,柱子、窗扇等能保留的,都详细标注完整复用;四合院石库门上的楹联、木匾,那更是宝贝,悉心修复后让它们回到原来的位置;就连修路时,路面上的石头只要有文字、花纹,也都一一保护下来……

  “古镇抢救性修缮以修旧复旧为原则,尽可能采用原有砖石和旧木材进行传统工艺技术加工,以求最大程度还原过去的生活场景,保留原汁原味的古建筑风格。”湄潭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杨懋舜介绍,目前,已修缮完成古镇核心区1.86万平方米138栋房屋。

  修缮是为了留住历史根脉、传承文化记忆,但发展要靠新的方向。作为一名文史专家,张宪忠和湄潭相关部门的想法不谋而合,“要做到谋划项目和谋划业态同步,将古镇与茶海、集镇、原住民、游客、资本、产业、乡村振兴融合起来。”

  于是,2023年5月,张宪忠将湄潭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周云带到了古镇现场,他相信,有着丰富文创经营经验的周云,一定能给古镇带来新东西。

  周云在永兴古镇开了一间老茶馆,希望能让人们回到以往的旧时光

  “第一眼看到这些老房子的时候,我就心动了。”周云说,一下子接手叶子烟巷12间店面,虽然有压力,但很看好在永兴的发展前景,所以信心满满。政府也给予了很大支持,每间店面5000元的房租,交一年免五年。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周云引来了25户商家,打造了书法、茶馆、美食、书社、吉他等新业态。他还“吆喝”来自己熟识的一帮民间手艺人,带着“十八般武艺”,展示串珠、花烛、竹编、傩面、雕刻、油纸伞等的手工制作。

  2023年6月18日,叶子烟巷开市运营。当天的古镇寻宝、文艺演出、市集非遗展示展销、巷道旗袍秀、乐器弹奏等活动,聚集了众多人气。油果子、凉米皮、蹄髈等湄潭地道美食让人食指大动,老茶馆里一杯杯大叶茶冒着香气,熟悉的烟火气飘荡在古镇街头巷尾。那几天,永兴古镇日均客流量达五六千人。

  永兴古镇叶子烟巷引入了多种业态

  永兴古镇的新旧交替,从叶子烟巷开始。而以传统手工艺品为主题的绣花巷,今年也将正式运营,这里聚集的木雕、花烛、背带、竹编等多家传统手工艺店铺,让老街韵味十足,充满了艺术气息。

  “框架搭好了,该有的业态都布置了,接下来就是精雕细琢提升品质,让古镇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周云满心期待。

  历史的文脉和现实的人间烟火在此交相辉映,时代精神在此隔空交汇。“永兴在农耕文明时代成为商贸重地,在工业文明时代逐渐落寞,现在正全力赶上生态文明建设这班快车。”沈建通说。

  位于湄潭县永兴镇的中国茶海景区

  永兴是有底气的。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中国茶海,距离永兴仅3.5公里。作为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绝佳旅游打卡胜地,中国茶海景区最近增设了坝坝茶、越野拖拉机、采茶制茶、新茶饮等新业态,策划“十二时辰”主题游玩项目,推出系列文艺、茶艺表演,还有露营、热气球等项目,让游客参与感、体验度更强。

  还有中国茶城、茶工业博物馆、天下第一茶壶、翠芽27°景区……这些标志性景区与永兴古镇串珠成线、互动共融,形成茶文旅康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中国茶海景区打造多种业态吸引游客

  当下,湄潭聚焦“中国茶海康养旅居生态圈”这一重点,加快构建以“住宿”为核心、“场景+住宿+多业态”的旅游小生态圈,写好“茶文旅共融、茶海古镇共融、地方企业共融、产学研共融”大文章,打造中国乡村休闲游首选地,持擦亮“中国茶海·休闲湄潭”旅游品牌。

  身处“中国茶海康养旅居生态圈”核心圈,永兴古镇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步伐阔步前行,抢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机遇,奋力实现从落寞到辉煌的精彩“蝶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范朝权 刘皓 胡晓梅 邓钺洁

  湄潭县融媒体中心 文孝波

  编辑 胡桅可 张良胜

  二审 杨韬

  三审 王璐瑶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