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内蒙古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中大熊猫”黑鹳来定居

内蒙古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中大熊猫”黑鹳来定居
2024年06月07日 09:11 新浪新闻

  近日,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鹳成功孵化出4只幼鸟,这也是在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首次监测到黑鹳落户并繁殖。

  黑鹳为什么这么稀罕?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鹳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鹳

  黑鹳又名老油鹳、捞鱼鹳,鹳形目,鹳科,鹳属。黑鹳是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2000多只,在中国有1000只左右,因数量稀少,被喻为鸟中“大熊猫”。主要繁殖于河流两岸、高山山顶裸岩的岩壁平台上,每年4月下旬开始筑巢,7月中旬就可看到成鸟领着幼鸟觅食。

  黑鹳对栖息地环境要求高,通常选择远离人类的区域活动,是山河间的隐者。此外,黑鹳对觅食区域特别挑剔,它们选择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繁殖地,反映出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于今年4月份在保护区内监测到黑鹳。目前在保护区入住的共有3只黑鹳,其中一只是亚成体,两只是成年鸟,黑鹳体形硕大、体态优美、喙和脚为红色、黑背白肚,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性动物,这种共同孵育幼鸟的场景罕见。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远景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远景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的乌兰坝林场和石棚沟林场境内,总面积为80878公顷,是一个以过渡带森林、草原植被及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主要有浩尔吐河、乌兰达坝河和乌兰白其河,均为乌尔吉沐沦河的支流,其是西辽河主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该区地表径流小,自然河流较多,淡水资源很丰富。

  保护区天然林面积大,树种丰富,有山杨林、白桦林、黑华林等20余个森林植物群系。

  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较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黑鹤,二级保护鸟类天鹅、鸳鸯、草原雕、秃鹫、白头鹞、红脚隼、黑琴鸡、蓑羽鹤等,国家二级保护哺乳动物马鹿、青羊和猞猁等。

  多年来,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终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黑鹳在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户繁衍,印证了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愈加明显。

  内蒙古水生态环境

  近年来,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系统治理,强化源头管控,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着力解决水生态、水环境长期性累积性问题,使河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生态环境治理迈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内蒙古434个河湖全面建立了健康档案,内蒙古二黄河入选第二届全国最美家乡河;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呼伦湖面积、水量持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乌梁素海实现生态补水4.87亿立方米,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通水,已补水超2800万立方米,东居延海实现连续19年不干涸;全面强化西辽河流域“量水而行”,在春汛调度关键期,累计向西辽河干流下泄水量1亿立方米,水头首次到达通辽市中心城区断面……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流水潺潺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流水潺潺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张慧玲

  编辑:韩伟丽

内蒙古熊猫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