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中安时评:高考,相信青春与奋斗的力量

【地评线】中安时评:高考,相信青春与奋斗的力量
2024年06月07日 10:31 中安在线

  6月7日上午9时,2024年全国高考正式开考。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此外,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等7个第四批启动实施新高考省份今年迎来新高考首考。莘莘学子将走进考场,逐梦启航。

  高考历来被视为最公平和有效的选拔方式,也是年轻人看重的人生机遇。为保障好高考考生,全国上下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安排,包括加强出行、食宿、医疗卫生、噪音治理等等,各地纷纷开启“护考”模式,尽可能为考生提供便利。高考期间,在北京乘坐地铁前往考点的考生及家长可凭准考证享受“优先购票、优先安检、优先进站”服务。许多城市明确考点周围500米范围内,全天24小时禁止从事产生噪声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时刻做好应急处突准备……你们奋力追梦,我们全力守护,这样的“双向奔赴”格外暖心。

  高考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大事,关系广大考生的前途,抓好考务工作至关重要。今年高考期间,多个省市通过启用人工智能技术设备,进行高考考场的巡航、巡查,监控考试违规行为,严打涉考违法犯罪活动。例如,广州通过对智能安检门进行升级完善,强化对放在屏蔽袋中的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陶瓷耳机等新情况的识别和预警。湖北襄阳、辽宁锦州实现智能安检门升级完善,考生过安检门的时要有一个抬脚的动作,防止考生将手机藏匿在鞋底带进考点现象发生。这些,是高考安全的底线,也是立身做人之本。

  高考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奇迹,也见证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轨迹。考生的增多、蓄水池的扩大,证明这一制度的广泛认可度。今年高考前夕,多位高校书记、校长寄语考生,鼓励大家以青春最美的姿态勇毅前行,为他们支招、加油。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嘱咐考生在考前充分休息平稳心态,在考中精准审题规范答题,在考后审慎填报志愿。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庆亮寄语高考学子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实现人生价值。或许只有经历高考,才会更深刻地理解耕耘与收获的朴素哲学,并以此为起点走向更宽广、更精彩的成长舞台。

  高考最可贵之处在于相信青春与奋斗的力量。二月练题、三月统考、四月校考、六月高考……十年寒窗,委实辛苦。但是,青春就是这样,高考就是相信。相信“天道酬勤”,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相信背后是奋斗。高考是奋斗的象征,奋斗也是高考的底色。对高考考生来说,日日夜夜的付出,叫经受而不是忍受;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叫打磨而不是折磨。对整个社会来说有自上而下保障奋斗精神的机制,也有自下而上葆有奋斗精神的意志,这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高考正在进行,祝福所有的考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