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曲周经验”在非洲初显成效 马拉维科技小院合作农户增产3倍

“曲周经验”在非洲初显成效 马拉维科技小院合作农户增产3倍
2024年06月08日 07:08 河北新闻网官方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荣荣、董立龙)6月6日,河北曲周开始大面积麦收。9000多公里外,源自曲周的马拉维科技小院也传来好消息。经过测算,当地3个科技小院90个合作农户的玉米平均产量达到每公顷8吨,比往年增长了3倍。

  “通过科技小院手把手解决小农户生产难题,‘曲周经验’在非洲初显成效。”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班负责人焦小强激动地说。

  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旱涝灾害频发。今年3月23日,马拉维总统查克维拉宣布,因受长期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全国大部进入“灾难状态”,粮食生产前景堪忧。

  6月5日,记者与马拉维里萨萨兹科技小院院长非里连线,他介绍,为应对干旱,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一直和他一起想办法。比如,组织合作农户推迟播种时间,以避免玉米刚发芽就遭遇缺水而旱死,此外,指导农户整地起垄,以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水分。

  “能取得这么高的产量,选对品种也很关键。”非里介绍,当地农民大都使用自留种,经过反复对比筛选,他为合作农户选择了耐干旱的玉米杂交品种,生长期也从167天缩短到128天。他还鼓励大家施用堆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营养供给。

  里萨萨兹科技小院的合作农户艾莎今年喜获丰收。她说:“从没想过我能种出这么好的玉米,冬天不用担心3个孩子挨饿了,这要感谢非里和科技小院。”

  记者了解到,为把从曲周学到的种植技术有效应用到马拉维,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非里、库瓦里等6名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吃住在村里。他们直接和90个农户开展合作,还辐射带动了数百名当地农民学习新技术。

  连日来,在里萨萨兹,上百名农民找到非里,希望能加入科技小院。在北部区的姆祖祖,合作农户把科技小院的故事编成歌曲,表达感激之情。

  “科技小院的作用令人赞叹!”马拉维农技推广总局局长皮尔森告诉焦小强,他们将组织全国的农技推广人员和科技小院全面对接学习,形成合力。

  在里萨萨兹科技小院参加田间现场会后,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表示,他们将促进“一国一品”项目与科技小院相结合,通过推广大豆等经济作物种植,来解决更多非洲小农户的增收问题。

  今年4月,曲周迎来新一批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

  来自马拉维、赞比亚、布基纳法索等6个国家的15名中非科技小院班学生入驻科技小院。他们将在这里进行系统学习和田间试验,今年11月返回非洲,通过建设科技小院,把先进的“曲周经验”带回家乡。

马拉维非洲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