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徽评:促进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 以人才优势支撑发展优势

【地评线】徽评:促进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 以人才优势支撑发展优势
2024年06月12日 10:16 安徽新闻网

  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期,上海、青海、内蒙古、江苏、陕西等地相继启动“百日冲刺”专项行动,多地还通过数字赋能、实战演练等“新方子”千方百计抢抓就业“冲刺期”,进一步建立促就业长效机制,助力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据了解,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青年学生个人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的发展与未来。为化解应届毕业生求职经验不足等实践难题,北京、上海等地联合高校、社会机构共同启动多场“求职能力实训营”,通过职业规划、求职面试等实操演练,让众多毕业生提前感受“求职历程”。此外,也有不少地方为吸纳人才,推出了“直播带岗”“云上联聘”“岗位云查询”等“数字鲜招”,通过数字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延伸服务触角,让更多求职者可以快速简单地获取招聘信息。北京一位高校毕业生深有感触地说:通过3天的集中培训与1天的现场招聘签约,以“职业指导+沉浸式体验+招聘双选会”的新模式,全方位提升了我们的求职实战能力。

  就业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大学生实现个人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呼唤。高校作为促就业工作的“前阵地”,近年来着力于就业指导环节的数字化建设,全方位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如,中国人民大学自主开发设计了国内高校首个智慧职业发展中心平台,可以实现简历修改、模拟面试等精准功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就业自助“ATM”盖章系统,实现就业材料线上申请、自助盖章。此外,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依托于技术支撑,也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员。如智联招聘已连续多年参与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陆续推出AI简历工具、大模型类产品,通过新技术手段助力供需匹配。58同城也持续聚焦招聘市场动向,为企业提供智能回复、AI代聊等数字化服务,用算法代替人工圈选求职者,助力人岗高效对接。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个人的大事,也是家庭的大计,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为缓解“慢就业”压力,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快就业”“就好业”,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多些换位思考,推进多方协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

  具体而言,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市场动态和就业形势研判,加快推进各项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把人才资源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多方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要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年轻人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校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做到精准访企、有效拓岗,推进访企拓岗的重心从“追求场面”向“追踪效果”转变,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着力提升就业岗位的有效性、针对性。同时,进一步加强校企双方合作,在共同推进技术研发、人才联合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实验室、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深化产教融合,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大学生提供接触前沿技术和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匹配的岗位。同时,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这既是稳住就业“基本盘”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补齐基层一线人才缺口的现实需求。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期待各地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支持,狠抓督促检查,做好宣传引导,有力汇聚政府、社会、高校、企业等各方合力,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以人才优势支撑发展优势。(作者 刘纯银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