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丝路古城 人间烟火

  丝路古城 人间烟火

  雕塑 大地之子

雕塑 无界雕塑 无界

  核心提示

  行走在戈壁滩,旅人偶遇一个俯卧酣睡的婴儿雕塑,又邂逅了一座纯白镂空的唐式建筑。这是进入了奇妙的梦境,还是闯入了海市蜃楼?

  这里,是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曾写下,“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与敦煌毗邻的丝路“姊妹城”,这里自古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敦煌文化的中心地带。

  这片土地,除被称为“世界风库”、世界“风电之都”,还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称呼。

  如今跨越万里来到瓜州,你将处处邂逅传统文化与烟火气息交融的“神来之笔”。

  

  你会因为什么爱上西北的一座小城?爱上瓜州,理由总有万千,爱她见证亘古与变迁的沧桑,爱她彰显大爱的善意和情怀,爱她丝路悠长和书写传奇的故事,也爱她街头巷尾的浪漫和朝朝暮暮的烟火气……

  长15米,阔9米,高4.3米,一尊安卧于瓜州天地怀抱中的棕红色孩童雕塑从何而来?

  这座雕塑名为“大地之子”,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董书兵创作,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三维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

  2016年,“大地之子”在瓜州戈壁上横空出世,但它的出现却并不突兀,它的身后是瓜州的历史与文脉。

  瓜州因造型艺术而名闻天下。这里有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窟,它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表现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和莫高窟一脉相承,同属敦煌石窟艺术体系。这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大美术圣地,保存有位居全国第三的泥塑大佛。

  千年前,繁荣的丝绸之路缔造了以莫高窟、榆林窟等为代表的文化高峰。千年之后,“一带一路”倡议使丝绸之路迎来了一次新的历史机遇。“大地之子”伫立在丝路戈壁上,既是对瓜州造型艺术传统的延续,也创造出属于今日丝路的新艺术形式。

  随着“大地之子”的成功“出圈”,瓜州戈壁国际雕塑艺术长廊建设顺利推进,一系列大型户外雕塑相继建成,串起了一道亮眼的人文风景线。

  还有一座白色雕塑名叫“无界”,总长60米,高21米,宽40米。

  整个雕塑宛如空中楼阁,随着光线不断变化,在大漠中呈现出众多迷人的影像。

  在造型上,“无界”以榆林窟第25窟盛唐经变画中的建筑样式为蓝本,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第25窟是榆林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其中唐代原作壁画《西方净土变》和《观无量寿佛经变》,被誉为旷世精品。

  在建造时,“无界”以现代建筑材料为载体,使用了约6300根特殊定制脚手架,用约3万个扣件连接。传统与现代,在这座“海市蜃楼”上得到完美融合。

  如今,戈壁滩的艺术创作已经成为瓜州旅游新名片,“风语者”“戈壁方舟”“汉武雄风”等大型户外雕塑相继建成,讲述着戈壁文化的独有魅力。

  行走在戈壁滩,邂逅一座座惊艳的现代雕塑,别惊讶,这正是瓜州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相遇绘出的“神来之笔”。

  

  到瓜州,怎能不吃瓜?

  《汉书·地理志》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

  西晋《广志》中亦有“瓜州大瓜如斛,御瓜也,甘胜如蜜”之载。可见当时瓜州的瓜品质优良,已经声名远扬。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当时生产的蜜瓜“西逾葱岭,成为西域各国贵庶之爱物;东入长安,作为稀有贡品奉献帝王之家”。优越的种植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瓜农世代积累的种瓜经验,使得“瓜州蜜瓜”誉满天下。

  瓜州是古代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相传西汉时张骞受命出使西域,行至安西忽染重病,卧床不起,多方寻医无效,一日一江湖郎中寻至张骞下榻处,切脉后说此系心火上泛,吃瓜便可治愈。张骞吃后病很快痊愈,张骞完成使命后回到长安,念及腊月得瓜救命一事,便亲自将此地起名瓜州。

  张骞回京后向汉武帝呈上瓜州蜜瓜,汉武帝品尝后赞不绝口,随口说道:“此瓜沙而不绵,甜而不腻,脆而不硬,嫩而不软,真乃瓜之上品也!”尽管是传说,亦见其品质。

  1941年10月,于右任考察瓜州(时为安砥),吃了瓜州的瓜果后不由发出“瓜美梨香八月天,胜游能复续今年”的感叹。

  蜜瓜,全国各地皆有品种,但如此赞誉有加者,恐其不多。有道是:“人道安西瓜果香,瓜甜果脆杏金黄。我来正是瓜时节,未吃甜瓜嘴也香。”“旭日霞光豁远眸,垄上瓜稠,地里棉稠。绿杨掩映村落幽,昔日荒洲,今日蜜洲。”“馋饮酒泉酒,又尝瓜州瓜。”

  “瓜州四月八,布谷啼恰恰,回看紫陌上,无处不点瓜。”这是种瓜;“碧蔓凌霜卧软沙,来年处处食西瓜。”“早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食瓜;“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顾渚茶。”这是赞瓜。瓜州以瓜为美,以瓜为荣,以“瓜”名之,更是名副其实。

  瓜州蜜瓜2011年被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宝丰蜜、香妃蜜、金银蒂、玫珑、流星雨、金香玉……只听名字就已经感受到了瓜州蜜瓜的香甜可口。

  一口咬下,咔嚓一声,瓜州蜜瓜的甜蜜瞬间从齿间喷涌出来,让整个味蕾都跳跃起来。而最让人享受满足的,是那种脆香的细腻感和又久又妙的芳香气味,给了挑剔的食客味蕾最好的满足……

  

  车辆驶入瓜州,你还会看到另一番奇景:一排排矗立在茫茫戈壁滩的风车连成一片“白色森林”,巨大的桨叶“随风起舞”,一座座输电塔高耸挺立。

  瓜州风之大、风之多,使它具有世界风库的称号。“无风满地沙,有风不见家”“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散了大漠孤烟,在瓜州大地上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面对风沙危害,一代又一代瓜州儿女栽胡杨、种梭梭,调柴草、固沙丘,从人拉肩扛到科学治沙,从“三北“防护林建设到重点风沙口治理,从生态公益林栽植到新农村绿化美化,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从戈壁到绿洲的蝶变,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

  在逆风植绿的过程中,瓜州人也开始顺风而为。经过勘测、评估,瓜州属我国一类光资源区和二类风资源区,风光资源量大质优。

  御风而上,瓜州开发好“一阵风”,发展出“一条链”。

  从“世界风库”到“风电之都”,瓜州儿女让曾经谈之色变的风害,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在瓜州大地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新篇。

  而瓜州当地人从容静定、心胸开阔、温暖好客的生活韵律也令人印象深刻。

  瓜州自古民风醇厚,包容和谐。从地理环境来讲,瓜州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戈壁之地,地域辽阔,视野开阔,生活在此地的人就有大漠的豪情与开朗;从历史来说,此地的“悬泉置遗址”坐标着瓜州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驿站之域,开放之境,陆上丝绸之路的节点之城,多元文化的传播之地,这也让此地百姓有了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历史文脉滋养着这座小城,也孕育出了此地携着诗书风流的人间烟火。

  甘肃瓜州,这座丝路古城的风采值得被更多世人领略。

  出发吧,向着瓜州!

  责任编辑:王辉文

张骞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