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行进中国”调研行 | 地铁列车“安全卫士”的创新密码

“行进中国”调研行 | 地铁列车“安全卫士”的创新密码
2024年06月14日 15:53 新浪新闻

工作人员正在对配件进行加工。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工作人员正在对配件进行加工。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

  工厂里正在有序生产着。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

落锤实验台测试零件安全性能。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落锤实验台测试零件安全性能。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
静压试验台。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静压试验台。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
刚生产出来的防爬器。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刚生产出来的防爬器。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

  这里,每天可生产2辆地铁车辆;自主研发的刨削式防爬器产品,已应用于国内40余条线路;装上“慧眼”,给无人驾驶地铁系上“安全带”……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黄陂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的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简称“武汉中车长客”),探寻这里的创新发展密码。

  “过去,我们只是一家列车‘组装厂’,武汉公司仅有城铁车辆组装、调试等业务。现在,关键核心子部件的生产、安全系统的研发、关键部件的检修,都被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走进生产车间,武汉中车长客技术质量部研发负责人艾华宗介绍。

  记者在车间内看到,一个个外表锃亮,形状类似特大号哑铃的防爬器摆放整齐,将被安装在列车两端的车头上,成为地铁的“安全卫士”。

  艾华宗指着“安全卫士”介绍,这就是地铁防爬器。他说,防爬器能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动能,减少对车厢的压力,同时还能防止列车爬行、倾覆或翻转造成二次伤害。

  “2019年以前,地铁防爬器主要从国外厂商进口,不仅价格贵,采购周期也长。”2018年底,技术人员潜心钻研,经过上百次材料试验和碰撞测试,花了不到2年时间,做出了各项参数和性能均保持行业一线水准的防爬器。

  据介绍,这款防爬器帮助企业降低了50%以上的采购成本,还顺利走出国门。

  在防爬器的基础上,艾华宗和团队并未停歇,先后研发主动式障碍物检测系统和被动式障碍物检测系统,目前已成功实现应用。“通过这个系统,能让无人驾驶的车辆‘意识到’有碰撞,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拥抱数字化浪潮,传统制造企业焕发新生。在车间内一角的控制室里,占满整个墙壁的屏幕上展示着今年刚上线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屏幕上,从物料、产品、测试到人员、订单、精益控制,车间运转的全流程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一览无余。

  前不久,武汉中车长客成功中标武汉地铁12号线项目。未来,这条城市地铁环线上所需的474列地铁车辆,将全部从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驶出,在武汉三镇的地下空间纵横驰骋。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