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七问北京“高温+强对流”

七问北京“高温+强对流”
2024年06月14日 15:23 新浪新闻

  近几天,“高温+强对流”成了北京天气的标配。记者了解到,6月以来北京已出现7次强对流天气,雷电、雷暴大风成为近日夜晚天空的主角。

  为何高温和强对流总是结伴出现?北京近期频现的雷暴大风是否异常?下一波高温什么时候出现?新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请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进行了解答。

  一问:

  北京今夏的高温是否来得太早,下一波高温热浪何时出现?

  雷蕾介绍,北京的首个高温日(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一般出现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根据气象记录,北京最早的高温日出现在5月上旬。

6月9日中午,北苑南路,烈日当空,市民走在大街上。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6月9日中午,北苑南路,烈日当空,市民走在大街上。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6月并不是北京最热的月份。从高温日数来看,7月份的高温日数是最多的,大概占比能达到45%,6月份次之,占比是37%。“所以高温出现在六七月份是正常的。”雷蕾介绍。

  “另外,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6月22日北京出现了41.1℃的罕见高温,目前来看,今年同期的气温应该不会达到这么高,预计在6月17日-19日北京还会有一轮高温天气,最高气温目前预计是可以达到37℃-38℃。”雷蕾表示。

  据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的最高气温为35摄氏度,受弱冷空气影响,明天气温短暂回落,周日起,新一波高温热浪再度来袭,持续三天后,气温将在6月19日跌下高温线。

  二问:

  6月以来北京出现了多少次强对流天气?

  进入6月以来(截至6月14日上午),北京共发布全市范围的雷电预警8个、大风预警8个、冰雹预警3个、高温预警2个。本周几乎每天都有雷电、大风、冰雹预警的发布与解除。

  据北京市气象台统计,6月以来,北京地区共出现了7场强对流天气过程,强对流天气的类型以雷暴大风为主,局地伴有冰雹和短时强降水。

6月12日中午,富丰园东路,环卫工人在烈日下清扫,一位送餐外卖员骑车驶过。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6月12日中午,富丰园东路,环卫工人在烈日下清扫,一位送餐外卖员骑车驶过。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三问:

  为何高温天和强对流总是结伴而来,且强对流天气多发生在午后?

  雷蕾告诉新京报记者,近期,北京出现了持续的高温天气,高温使得大气能量有非常明显、迅速的累积。受到太阳辐射增温的影响,午后到傍晚的这段时间是气温最高的时段,大气层结的状况极不稳定。

  同时,近期北京又处在天气系统冷涡的底部,高空不断有冷空气南下,上冷下暖,冷暖空气发生剧烈交汇,这也是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有利条件。

  四问:

  近期北京强对流如此频繁“打卡”,是否异常?

  雷蕾表示,根据气候统计,北京夏季往往有比较多的强对流天气。6月-8月都是北京强对流天气频发的时段,如果有冷涡的影响,连续几天出现强对流天气也是正常的。

  在6-8月,北京低层的暖湿条件越来越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冷暖交汇就会造成强对流天气多发。

  “今年夏天,从6月下旬到8月份,仍然是强对流天气的多发时段。”雷蕾告诉新京报记者。

6月11日晚,北京市通州区通朝大街,阵雨、大风来袭,市民在雨中等待红绿灯。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6月11日晚,北京市通州区通朝大街,阵雨、大风来袭,市民在雨中等待红绿灯。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五问:

  为何近期北京的大风这么强?

  近期北京的大风,都是由强对流天气带来的。每年6月-8月,北京会出现多种类型的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具体以什么样的类型为主,与当日的大气环境密切相关。

  “近期,北京地区的湿度比较小,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了强对流天气,一般降水会比较弱,大风的影响就会非常的突出。”雷蕾说。

  以5月30日的强对流天气为例,这次强对流天气的突出特点就是风力非常强,大部地区出现了8级-10级的短时大风,有5个以上气象站极大风速达到了12级,最强阵风达到了13级。包括近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风的影响也更突出一些。

  雷蕾告诉记者,从强度上来看,北京气象记录中有不少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天气,但近期10级-12级这么强的阵风,相对来说次数是比较少的。

  从统计数据来看,北京每年有大概10-30个雷暴大风日,数量不算少,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月-9月这段时间比较多,6月和7月出现雷暴大风的次数更集中。

  六问:

  强对流天气能否再早一些预报?

  在这几天的雷雨大风天气中,天气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受。为何气象部门不能提前几天给出预报?

  记者注意到,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天气预报,夏季强对流的预报总是越临近越准确。目前,气象部门会提前1-3天提醒强对流天气的来临,但具体的强度和时段,一般当天才会有准确的预报信息。

6月13日,从北京西四环眺望国贸CBD,一道闪电划过城市夜空。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6月13日,从北京西四环眺望国贸CBD,一道闪电划过城市夜空。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雷蕾介绍,三天以内只能判断强对流天气是不是容易发生,要想预报出现的具体天气类型、强度,以及出现的位置、时间,要通过当天的天气条件来判断。

  强对流天气包括的种类比较多,当剧烈的强对流天气发生时,首先会出现剧烈的雷电活动,此外还会有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每次强对流天气出现,所带来的具体天气现象也不完全一致,并且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分布不均等特点,要根据当天的大气环境条件等来判断强对流天气的强度以及类型。

  “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中,做到精细化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是难度比较大的。”雷蕾说。

  七问:

  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公众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

  雷蕾提醒,强对流天气包括的种类比较多,雷电、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可能都会相伴发生,针对每一种对流天气,都需要有一些防范意识。

  近期由于对流天气剧烈,北京雷电活动频繁。在强雷电出现的时间段,户外活动会对人身安全产生严重风险,可能会造成雷击事件,所以公众要尽量避免在强雷电活动时段外出。

  今夏以来,大风的影响也比较强。在强风影响时段,户外可能出现10级以上的大风,风力足以导致树木倒伏,所以大风时段尽量不要去户外,如在户外要注意及时躲避,车辆要远离树木密集的区域。另外,在出行路上要防范高空悬挂物、广告牌等的坠落。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陈静 校对 张彦君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