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辽宁:厚植创新沃土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蓄势聚能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辽宁:厚植创新沃土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蓄势聚能
2024年06月15日 09:56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5日消息(记者裴奔 晁向荣 刘会民)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辽宁锚定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目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蓄势聚能。

  五月上旬,在辽宁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的一座科技产业园内,两套乙撑胺新型制备装置正式投料运行。该设备依托辽宁滨海实验室开发的乙撑胺清洁绿色生产全套技术,单机年产能达3万吨,年产值预计将超过10亿元。

  企业负责人胡天生:这项全新技术的落地转化,实现了自主技术的工业应用。高品质、差别化的产品也将有助于推动下游电子、日用化学品等多个行业实现高端化升级。

  乙撑胺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医药、染料等十多个领域应用广泛。乙撑胺清洁绿色生产全套技术的应用,成功打破了跨国公司在乙撑胺行业的长期垄断局面。

  辽宁滨海实验室项目负责人严丽:我们设计部署了颠覆性技术类、联合基金类等科研攻关项目,围绕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强与本地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积极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实现突破。

  在辽宁,像这样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共有材料、辽河、滨海、黄海实验室等4家,省级中试基地36家,涵盖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多个领域,为培育重大原创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提供支撑。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杜波: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施一批“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研究项目,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辽宁正在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打造升级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和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也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大展身手、实现抱负的广阔天地。

  2023年,辽宁全职引进海内外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387人,同比增加77%。

  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高崇生: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为人才搭建原创性研究、引领性攻关、颠覆性创新的广阔舞台。

  如今,科技创新正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2023年,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度增长16%。今年,辽宁还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家。

  今年1-4月,辽宁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4.6%,增速连续14个月高于全国水平。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母久深: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蓄势增能。

辽宁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