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再签大单!29个产业项目落户静海

再签大单!29个产业项目落户静海
2024年06月15日 11:04 津云

  津云新闻讯:6月14日,天津静海举办2024年上半年新质生产力项目集中签约活动,29个产业项目签约落户静海。

  签约项目里“大有风景”,不仅有“额度”,更有“新度”,健康、医疗、研发、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词”体现在每一个产业项目。

  这次签约有新质生产力项目12个,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都将围绕全区“2+1+2”主导产业链发挥带动作用,“新质”“链上”“集群”一直是静海招商营商的“靶心”。

  “亲商、安商、富商,全力以赴为项目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仪式上,静海向所有签约项目、意向企业表态,更拿出了具体惠企举措,针对性成立项目服务小组、立即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开辟营商“绿色通道”、及时落实各项助企政策。

  签约环节,掌声接连不断,高新产业园、合作示范区等7个静海园区乡镇分4轮与项目进行签约,标志着各项目建设正式推进。

  全线招商,打造一片“流动”的蓝海

  仪式上,天津欣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莉用“有信心”“值得信任”形容静海,大到全区、小到工作人员,都在用行动表达对企业的尊敬,企业家才有了更多投资决心和创业信心。

  该公司在静海投资建设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占地66.08亩,总投资1.9亿元,建设模压工艺、RTM、飞机部件装配等工艺生产线,引入三轴联动数控加工、C-扫描超声检测系统等先进设备,应用于无人机机体、空客飞机机头雷达罩、飞机舱门、整流罩、机翼等领域。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2亿元。

  “投资之初,我们对比了很多地区,最终落地静海,看中的是产业集群和惠企服务,这里是一个优质的项目承接地……”

  今年,静海始终以抓实“三新”“三量”为目标,牢牢端稳“深化改革”这碗饭,再次加快了全区招商营商战线改革步伐。

  推动园区体制改革,将“主力军”推向“主战场”,打造一支“敢拼会战”的力量。大力推动营商体制改革,该减的减、该去的坚决去,让每一个企业“轻装上阵”,专攻产业发展。塑造法治营商体系,尊重企业首创精神,勇敢“出手”、又大胆“放手”,部门与企业“各就各位”,成为优势互补的“黄金搭档”。

  通过改革持续深入,静海围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打造了更优投资环境,逐渐形成一片让资金、项目、人才自由流动的“蓝海”,让“商”和“资”主动找上门来。

  今年,静海已经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各类招商活动300多次,大型推介活动4次,吸引更多企业项目关注静海、选择静海。目前,静海储备重点在谈项目90多个,计划总投资超过360亿元。

  “我们就是通过招商活动来到静海的,在项目引进过程中,静海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提供量身定制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降低了投资风险和成本。”苏州同企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华坦言,企业真正感受到了诚意和支持,也更愿意为静海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续签约,项目质量“新中更新”

  今年上半年,静海已经累计签约项目89个,计划投资总额87.51亿元。全区到位产业项目158个,到位额48.69亿元,同比增长61.4%。

  签约现场,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从北京到静海安家创业的北京纯粹主义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胜地说,“静海是崭新的起点,要立足静海这片热土,走向更大的市场。”

  这家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全产业链高科技日化企业,将在静海团泊健康城投资3个项目,包括电商销售平台、食品生产设备研发、中医药特色化妆品研发。王胜地列举着到静海发展的利好,对未来,他信心满怀,想要在这里大展拳脚。

  企业落户的团泊健康城,是静海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集群园区之一。园区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团泊院区)、省部共建组分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龙头项目,构建起中西医“双航母”医疗集群,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发展优势,协和留创园的优质孵化平台也吸引了更多创新项目投资落户。

  招商中,静海充分借助企业平台,与企业联合举办2场招商推介会,吸引上百家企业参会,推介效果显著。这次集中签约的10个项目中,就有9个是推介会中对接、会后跟踪的项目。

  今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充分蕴含在静海新项目签约、落地、开工的效率上,更体现在一个个“双向奔赴”的创业故事里。

  全链升级,扩容提质“步履不停”

  “静海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引入更多有科技含量、环境质量、就业容量的优质项目,在存量载体中导入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静海区投促局负责人赵宏宇说。

  在今年到位的158个产业项目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70个,到位额42.03亿元,占当年到位额的86.32%,工业项目到位106个,到位额25.44亿元,是近年来,静海工业项目到位额首次超过服务业项目,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项目到位10.12亿元,同比增长53.57%。

  多组数据,详实体现了静海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提升的现状。连日来,静海发展潮头,迎来了许多“新节点”“好奔头”。

  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新产线投用,循环经济产业加速发展。中关村(天津)医疗产业创新基地和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项目落户静海。津静市域(郊)铁路完成静态验收,预计今年10月正式运营。团泊奥特莱斯加速盘活,将在今年10月营业……

  汇聚多重国家级战略发展机遇,静海持续锚定“新质生产力”一个发力点,围绕“2+1+2”主导产业链,打好招商营商“组合拳”,继续在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走深走实,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签约仪式后,众多企业负责人当场表态,将和静海寻求更多合作机遇。在持续优化的“产业生态”中,静海将用好政策“工具箱”,为企业补链、强链、优链创造“阳光雨露”,还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引进培育更多优势项目,在发展大潮中赢得先机。(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责任编辑:焦若玉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