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国宝里的大运河|粉墙黛瓦明代古宅,再现“钟鸣鼎食之家”风貌

国宝里的大运河|粉墙黛瓦明代古宅,再现“钟鸣鼎食之家”风貌
2024年06月15日 20:07 新浪新闻

  

  

  

  0:00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Transparent

  Transparency

  Transparent

  Semi-Transparent

  Opaque

  ResetDone

  常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兴。位于常州老城厢核心区域的青果巷,便是在运河兴起后带来百业昌盛所形成的古街巷。

  青果巷依古运河而建,呈E形梳篦状排列,主巷像梳篦之背,沿河的东西方向展开,南北又有多条支巷似梳刺与主巷相接,巷宅相衔,鳞次栉比,构成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古巷中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氏八宅”之一贞和堂便是其中的一处。贞和堂拥有常州现存最大的明代“纱帽厅”楠木厅,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研究价值,再现了当年“钟鸣鼎食之家”的风貌。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贞和堂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贞和堂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讲解员巢骏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唐家”也就是毗陵唐氏。早在宋朝,翰林院检讨唐华甫就定居常州。明朝时,唐家建的“唐氏八宅”盛极一时,成为小巷古建筑的脊梁。经过时代变迁,目前尚存的八桂、贞和、筠星、礼和、松健五堂成了青果巷古建筑的精华。其中,贞和堂保存最完整、规格最高、气势最恢宏,体现了中国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贞和堂也叫保和堂,前后共五进,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是第二进楠木厅,这是常州目前最大的明代“纱帽厅”,抬梁式构架,柱梁为大型月梁,木构部分全部使用楠木和紫檀精作而成。巢骏祎说:“贞和堂大厅东侧走廊壁间还嵌有唐荆川外孙、明代礼部尚书孙慎行撰书的《保合堂记》石刻。贞和堂是唐荆川、唐鹤徵、唐宇昭宅第,康熙年间进士庄楷、状元钱维城之弟钱维乔、晚清实业家张赞宸、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都曾在这里生活过。”

贞和堂贞和堂

  在修缮保护之后,目前,贞和堂作为唐荆川纪念馆对外开放。粉墙黛瓦的古宅、价值不菲的楠木,仍可窥见当年“钟鸣鼎食之家”的风貌。

贞和堂第二进楠木厅贞和堂第二进楠木厅

  运河悠悠,繁荣古今。千百年里,正是在运河的滋养下,青果巷写就了千年的繁华与荣光,被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

  2012年,青果巷正式开启修缮保护工作。2022年9月30日,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对外开放。如今,风雅与风尚共融的青果巷,成为了中国大运河常州城区段“不得不来,不得不看”的城市文旅休闲会客厅。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国宝里的大运河”全媒体报道由现代快报发起,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每日新报、河北日报、齐鲁晚报、大河网、大皖新闻、都市快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流媒体共同推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敏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