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创新赋动能 云咖更香醇

创新赋动能 云咖更香醇
2024年06月17日 09:03 云南日报

    微水处理技术破解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环保难题——

    创新赋动能 云咖更香醇

    “微水处理技术将以前每吨咖啡鲜果加工产生的污水排放同比降低80%以上,污水还进一步沉降分离后用作田间肥料,实现了循环利用。”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罡告诉记者。

    云南咖啡占据全国98%的种植面积。以前,咖啡产区每到收获季,鲜果加工后果皮遍地,又脏又臭;在初加工环节,鲜果处理产生的污水一直是行业痼疾,含大量有机物质、果胶、糖类、悬浮物及微生物的废水对环境生态造成较大压力。在咖啡全产业链链条里,鲜果处理环节也是决定咖啡品质的最重要一环。由于咖啡鲜果加工技术和设施设备落后,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成为云南发展精品咖啡的薄弱环节。

    为解决这一痛点,成立于2004年的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立志攻克难关。2014年,公司研发的咖啡脱皮脱胶一体机问世,废水二次排放变为一次排放,咖啡加工场所脏乱差的问题得到一定解决。仅在当年,这套设备就销售了500台,覆盖全国所有的咖啡产区。

    为了彻底解决污染问题,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专家团队联合投入研发。2020年12月,团队研发的脱皮—脱胶—预烘干—烘干(晾晒)咖啡无水脱皮、微水脱胶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实现革命性突破,该技术将传统的加工每吨鲜果需耗水6000升降至60升,污染排放从6吨果胶脱皮污水降至100升/吨咖啡果清洗用水,实现了少污染、微耗水的新型咖啡加工模式。

    在破解咖啡生产污染问题过程中,除了农业设施设备生产企业外,还有咖啡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创新、迭代技术。云南农垦集团普洱咖啡鲜果处理中心内,一颗颗鲜红圆润的咖啡果经过自动生产线的漂洗、脱皮、脱胶、预干燥、烘干,最终“浴火重生”为泛着淡淡色泽和香气的咖啡生豆。“这条咖啡鲜果处理生产线在省内首次采用咖啡预干燥技术,能迅速风干咖啡湿豆的表面水分,减少咖啡湿豆在干燥环节影响质量的变因,提升了加工产出的一致性及品质。”咖啡公司党群工作部主管周容米介绍。

    2022年11月,云南农垦咖啡公司投建了全套咖啡鲜果智能处理生产线,整条生产线拥有多项发明及实用性专利,设备设计产能为50至60天/吨,年产能5000至6000吨。

    “对比传统加工模式,生产线采用循环分级、无水脱皮、微水脱胶处理方式,加工用水量降低95%以上,另外本条生产线全线使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作为供热设备,大幅度减少加工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带来的环保问题。采用大量提升传送设计和自动化布局,人工成本减少了80%以上,提升了加工产出的一致性及品质。”云南农垦咖啡有限公司普洱分公司负责人李治林说。

    随着云南咖啡微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据介绍,在2023—2024咖啡产季,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微水处理技术又迎来全新升级,耗水量更低、脱胶效率更高。这条生产线已获得6项国家专利,其中1项发明专利、其他为实用新型专利,在咖啡产区改建初制所75座。同时在该公司的努力下,曾经被当作废弃物治理或者回填的咖啡果皮和果胶,经过先将咖啡果表面除尘除菌、蒸青处理后再进行加工,使其副产物得以洁净化收集,已有企业将其中的果皮制成咖啡果皮茶,比传统的单一获取咖啡豆的加工方式增长了35%以上的经济价值。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云南省将继续围绕提高咖啡精品率和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两个关键点发力,将持续推广鲜果集中加工和环保加工技术设备,提升咖啡生豆稳定性和一致性。(记者 段毅 王淑娟)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