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建宁油茶产业探寻发展“金钥匙”

建宁油茶产业探寻发展“金钥匙”
2024年06月17日 09:10 东南网

近日,在建宁县溪口镇的天一油茶专业合作社基地,村民移栽嫁接好的油茶苗。近日,在建宁县溪口镇的天一油茶专业合作社基地,村民移栽嫁接好的油茶苗。

  东南网6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饶丽英 文/图)

  削苗砧、嵌苗砧、套铝箔、包扎固定……走进位于建宁县溪口镇的天一油茶专业合作社基地,村民们正在台农林秀莹的指导下,紧锣密鼓地嫁接油茶苗。

  初夏时节,在建宁县,青翠的油茶叶迎风舞动,枝条上一粒粒油茶果,孕育着今年丰收的希望。油茶果炼出的茶油,是建宁人重要的食用油来源之一,油茶种植颇为兴盛。然而,由于树龄老化、劳动力流失、管护方式落后等问题,建宁油茶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推广应用良种、提升管护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面对困境,建宁县加大对油茶产业扶持力度,农业合作社和专家实地考察,对症下药,通过低产低效林改造和高产油茶扩种等途径,让建宁油茶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用心培育,小茶籽长出优质苗

  “大家注意,削穗条的接口要平整,包扎要紧,插苗要稳,这是保障成活的最佳条件。”在天一油茶专业合作社基地,林秀莹正为农户作示范,并不时就技术要点加以叮嘱。他娴熟地将一根根油茶芽苗砧木细心切开,把健壮的穗芽插入切口,再用铝皮适度捏紧、包扎,不一会儿,一株幼苗便嫁接完成。

  嫁接好的一棵棵油茶苗,将在基地苗床上经历移栽、浇水、盖膜等流程,待幼苗长到30厘米左右,便可开始进行销售和种植。

  “这是合作社从浙江引进的良种,嫁接后的油茶苗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挂果早、产量高等特点。”该合作社负责人宁武胜告诉记者,这个品种每亩油茶可产油25公斤左右,今年已经对外销售了近50万株,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非常高。

  油茶产业是建宁县传统特色产业,树龄老化、产量较低等问题却成为近年来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经过调查分析,宁武胜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种苗品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自2011年起,引入浙江亚林所油茶“长林”系列良种10个,在高圳村开展试点试验,选育出适应本地、生长迅速、果实经济指标优良的品种在全县推广,为从源头上解决新建油茶林低产问题贡献力量。

  “我们培育出来的油茶苗,与以前的老树种相比,每亩鲜果产量增加了四五倍。”林秀莹一脸自豪。眼下正是采摘穗条嫁接的最佳时节,合作社正抢抓农时进行嫁接工作,以满足本地与周边地区村民的生产需要。

  高品质油茶苗日益走俏,随之而来的是育苗基地用工需求的增长,为周边村民带来切实收益。

  “1毛钱一棵,计件算工资,一天能赚150元左右,在家带孙子的同时还能有份收入。”57岁的村民吴阿姨通过培训成为一名育苗工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对这份新工作,她非常满意。

  据悉,该育苗基地常年聘请20余名工人,最为繁忙的嫁接和采摘,工人需求量达200余人,为周边村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

  精心管护,老茶树变身高产林

  除了人工种植的油茶林外,大山深处的野生茶籽树,也是村民们重要的油脂来源。

  “上山采果很讲究时节,太早了不行,果实出油率不高;太迟了也不行,容易开裂、掉果、发霉。”回忆起30年前与父亲上山开荒的经历,双坑村村民饶遇明仍记忆犹新。

  在他的印象里,油茶耐瘠薄、耐干旱,不用施肥、打药,仅需要在每年7月除草。后来,由于劳动力外流,更无人对山里的茶树进行管护。只有当年采摘茶籽时,村民们才不约而同回到村里,收成多少,全靠顺其自然。

  向森林要油脂,并非易事。这类野生山茶籽树,每亩只能产5公斤山茶油,大部分为低产林。

  老山茶林的低产,暴露出粗放管理的弊端。“七月锄金,八月锄银”的农事谚语,强调的正是精耕细作的重要性。改造低产林,是破解“产油难”的关键一招。建宁县以低产油茶林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油茶产业困境展开破局。

  “我们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定制改造方案。”建宁县林业局造林绿化股负责人朱文斌告诉记者,对树龄在6~50年、单株产籽量参差不齐,导致低产低效的老山茶林,通过扩穴培土、施肥、修枝整形等措施,提高效益。

  要想一改油茶林低产境况,农户的支持必不可少。建宁县林业局积极向农户宣传相关政策,介绍补助机制。农户在林业站报名后,将由工作人员上山勘验,根据林木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类型的改造方案,待改造完成、验收后,农户便可依据机制领取补助。

  “现在政策真好,政府补助钱来除草、施肥,还有林业技术员来指导我们修剪,去年我家的茶籽都多收了一些,相信今年会更好。”溪源乡上坪村村民杨文耀笑着说。

  据了解,2023年,建宁县投入资金301.9万元,完成4015亩低产油茶林改造,每年可多提供优质茶籽油32吨。

  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人才支撑。建宁县先后组织4次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培训,培训作业工人和当地茶农520余名,积极鼓励农民创办油茶专业合作社6家,入社农户达到750户,引导创建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为低产油茶林改造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通过集约经营提升种植效益。

  “在继续加强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的同时,我们还将引导农户开展新造高产油茶林种植,并加大新造油茶林补助力度,持续提高农户发展油茶产业积极性。”建宁县林业局负责人张宇东表示,建宁县计划于2024年和2025年,分别新增高产油茶种植4100亩,预计补助资金1000元/亩,助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