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深读丨矿渣里挖出“新矿山”?

深读丨矿渣里挖出“新矿山”?
2024年06月17日 08:39 新浪新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张延 张诗洋

  “看这条通往新磷石膏库的道路,我们铺的步道砖,就是以磷石膏为原料制成的。”6月3日,阳光之下,灰黑色的磷石膏透出亮银色光芒。谈起矿渣的深挖之路,黄麦岭绿色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华滔滔不绝。

  湖北联投旗下黄麦岭控股集团是一家老牌企业,多年来,企业既从磷矿中获益,也始终面临着一道世界级难题——2200万吨磷石膏库存如何处置。近两年,黄麦岭控股集团通过开辟无害化处理生产线、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举措,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从2021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61.76%,将废弃的矿渣变成了一座新的“矿山”。

湖北省黄麦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黄麦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转换思路废弃矿渣变“矿山”

  1973年,一批热血青年和矿山工人走进黄麦岭。“通过建设采矿、选矿、硫酸、磷酸、磷铵等生产线,‘八五’时期,这里就建成了全国首家‘矿肥结合’项目。”黄麦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敬东介绍,当时黄麦岭生产的磷酸二铵品质卓绝,甚至超越了外国生产的同类产品。

黄麦岭生产车间。黄麦岭生产车间。

  然而,磷石膏的堆存却成了“老大难”。黄麦岭年产磷酸17万吨,副产磷石膏约75万吨。多年积累,黄麦岭磷石膏库存量达2200万吨。2021年8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湖北,指出部分磷化工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其中,黄麦岭磷石膏库发生渗漏,导致磷石膏库下游水体水质超标。

  此前,黄麦岭基本以外销的方式,将磷石膏提供给周边的水泥厂、建材厂等,综合利用率较低。2021年,黄麦岭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仅为12%。

磷石膏堆场。磷石膏堆场。

  不转变思路,磷石膏将永远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环境隐患;思路一变,废弃矿渣也能成为新的“矿山”。黄麦岭控股集团将磷石膏的综合利用视为转型发展的头等大事,以“控制增量、消化存量、逐年平衡”的原则,从技改增效、自主投资、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快绿色化转型,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价值化、产业化利用。

  透水砖等磷石膏产品俏销市场

  6月2日,在技术人员的陪同下,黄麦岭生产的建筑石膏粉进入联投濮园项目施工现场。“我们生产的建筑石膏粉可取代水泥混凝土,在施工中石膏自流平产品能自主找平,无需人工反复涂抹找平。”黄华介绍,以磷石膏为原料生产的石膏粉等产品,具有造价低、观感好、找平精度高、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去年7月,黄麦岭首期投资6921万元建设的30万吨/年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投产,所产建筑石膏粉、轻质抹灰石膏和石膏自流平等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磷石膏综合处置项目现场。磷石膏综合处置项目现场。

  在黄麦岭循环经济产业园,这里生产的透水砖、植草砖等磷石膏产品正打包装运,即将发往武汉等地。“去年,武汉有高校小批量采购了我们的产品,施工后效果好,今年又订了6000平方米的透水砖。”湖北合道泰固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永喆说,磷石膏经无害化处理后,掺入水泥、石粉即可成为新型环保建材,今年以来磷石膏标砖订单已超过100万块,市场前景较好。

  据悉,对于进入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项目,黄麦岭控股集团将给予场地免费、每吨磷石膏产品补贴30元等优惠政策,以降低产品成本,助推其开拓市场。目前,大掺量磷石膏道路基层产品不仅成功应用于黄麦岭厂区内部,还将在京港澳高速扩建匝道时使用。2025年,黄麦岭将实现新增磷石膏100%无害化处理。

  孕育高精尖磷化工产业全链条

  眼下,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一铵升级改造项目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全力冲刺7月投产。基于多年积淀的深厚产业基础,黄麦岭将电池行业与磷化工行业深入耦合,成功推出湿法磷酸工艺生产电池级磷酸一铵的项目。

电池级磷酸一铵升级改造项目。电池级磷酸一铵升级改造项目。

  面对当前储能赛道的价格“内卷”,项目经理胡承重显得胸有成竹:“虽然磷酸铁锂等新能源电池是‘兵家必争’的香饽饽,但我们还能生产高端水溶肥、食品添加剂等其他产品,以小步快跑应对市场行情。”

  在黄麦岭化工研究院,一罐罐大量元素水溶肥即将销往市场,用于设施农业、生态修复、家庭园艺等场景。“不同颜色分别对应不同功效,有高氮型、高钾型等,而且有助力植物生根、固土的效用,目前已应用于大冶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黄麦岭化工研究院副总蒋明说,今年一季度,黄麦岭生产的水溶肥已完成去年一年的销售额,全年销量有望突破3000吨。

黄麦岭积极摸索线上模式售卖水溶肥、家庭园艺肥等新型产品。黄麦岭积极摸索线上模式售卖水溶肥、家庭园艺肥等新型产品。

  以黄麦岭化工研究院为平台,黄麦岭控股集团吸纳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对磷化工、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进行研发,孕育高精尖磷化工产业全链条。目前,黄麦岭控股集团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去年荣登中国化肥企业100强第33位。

产业园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