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静海续写“山海情” 津甘携手促振兴

静海续写“山海情” 津甘携手促振兴
2024年06月17日 17:26 津云

  津云新闻讯:静海、镇原,相隔千里却心手相连。

  自中央确定静海对口帮扶镇原以来,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静海—镇原东西部协作工作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过去两年间,静海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带队赴镇原考察调研,高位推动、高点定位、高频交流。静镇两区县携手共进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6月中旬,静海代表团再次来到镇原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两区县有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加强工作对接。随着产业、教育、医疗、文旅等协作持续加强,两地东西部协作正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空间发展。

  消费帮扶,打响区域产业品牌

  6月12日,在天津飞往庆阳的飞机上,静海百业新华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焕玲正在给同行的4位同事分配采购任务。赵焕玲告诉记者,这次去的主要目的,就是洽谈研究新的发货模式。“今年的消费帮扶购买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消费者再购买镇原的农副产品,部分产品将从产地直接发货,从而实现点到点的快速配送,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极大的便利,镇原的优质农特产品会以更新鲜的状态到达静海市民餐桌。”

  今年以来,静海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百业商贸、金仓互联网、好邻居超市等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精准对接镇原县特色产品,并利用“春节”“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展售等特色系列活动,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累计已完成消费帮扶4600余万元,既给了镇原县“销售的渠道”,又让广大消费者获得了“有品质保障”的产品。

  产业筑基,助农增收添动力

  迎着晚霞,静海代表团一行抵达镇原,开启了紧张而充实的考察之旅。6月12日傍晚,走进镇原县开边镇标准化食用菌培育基地,一股菇香味扑鼻而来,菇农们穿梭在菇棚里,忙着采摘、装框成熟的菌菇,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

  据公司负责人黄昕昱介绍,“目前负责在基地务工的都是周边的群众,他们是基地的‘常工’,加工菌棒、采摘蘑菇、洒水育菇……一年到头都有活干、有钱赚。村里有食用菌基地后,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年均可实现务工增收近2万元。”

  这个项目是静海区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项目,引进天津陇能集团有限公司与本地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建设,并注入协作资金,打造集菌种培育、示范种植、培训教学、精深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食用菌全产业链条。建成一年来,已完成榆黄蘑菌棒生产25万棒、香菇菌棒生产22万棒、猴头菇菌棒生产1万棒,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接下来,静海区将接续夯实产业根基,重点推动新静原屠宰场升级改造、香菇棒生产基地建设、新集镇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天欣堂中药制品生产等项目,助推镇原县特色产业发展更加稳固,充分提高乡村“造血”功能,激发内在动力,焕发经济活力。

  文旅帮扶,搭建两地“连心桥”

  6月14日,在镇原县翟池景区,游船在水面往来,荡起番番涟漪,游客们兴致勃勃,享受着假日的愉悦。据了解,只“五一”期间,镇原翟池景区就累计接待游客量超过10万多人次,创景区开办以来历史新高。

  “上次来翟池景区还是5年前,没想到现在两条公路能直达景区,极大方便了我们自驾游。景区的儿童乐园、水上乐园把孩子们玩美了,大人们烧烤、孩子们玩耍,真是个短途游的好地方。”游客王超感慨道。

  为进一步打响旅游品牌,促进和美乡村建设,上肖镇多方衔接,拓展开发出休闲垂钓、划船赏景、露营烧烤等旅游项目,将翟池景区打造成为全市首家集生态观光、康养休闲、游玩娱乐为一体的样板景区。

  2023年,静海援镇工作组持续深挖镇原文旅产业潜力,力求在文旅协作上开拓新局面、谋求新突破,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扶持上肖镇翟池景区建设项目,以村集体发展资金入股的形式,构建景区文旅产品销售平台并进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静海援镇工作组组长张峰说:“搭上东西部协作的快车,上肖镇依靠发展旅游业,改善村容村貌,村民的腰包鼓了,日子也变得更好了,当地群众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合作的广度深度在变,守望相助的情谊不变。静海区与镇原县将共同努力,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地携手向共同富裕扎实迈进。(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通讯员 赵金辉 于学超)

  责任编辑:景焯

镇原山海情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