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参访北京城市副中心活动圆满举行

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参访北京城市副中心活动圆满举行
2024年06月18日 16:59 艺术中国

  北京时间6月14日,由中国外文局人事部、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联合策划,中国外文局华语教学出版社主办的“漫步通州三大建筑,领略副中心城市风貌”主题文化探寻活动圆满举行。来自中国外文局的25位外籍专家参观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亲身感受首都城市建筑的艺术魅力,深度领略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底蕴,直观体验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果。

  外文局外籍专家团

  步入园区,一座设计前卫、造型独特的建筑吸引了外籍专家们的目光,这便是以古运河粮仓为灵感设计的北京艺术中心。在中心内部,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音乐厅、歌剧院、戏剧厅等建筑空间的构造特点与美学价值。其独特的“化整为零”布局设计,旨在最大限度降低能耗,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同时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紧密相连,使三大建筑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自开放以来,该艺术中心已成为市民享受多元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基地和“文化粮仓”。

  北京艺术中心

  作为一名专业歌者,意大利籍专家阿莱西娅对北京艺术中心的演出场馆赞不绝口,她表示这是一次美好的体验,希望未来有机会在此演出。

  阿莱西娅在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

  随后,外籍专家们来到北京城市图书馆。这座造型为巨大银杏叶的建筑,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其空间布局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体现了现代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不仅引入自然光,更将森林与运河的美景融入图书馆内,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宁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在参观过程中,外籍专家们还与图书馆的“智能管家”进行了互动体验,感受到了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魅力。

  北京城市图书馆

  哥伦比亚籍专家安德表示,“这是我访问过的最现代化的图书馆,随处可见用于检索图书的互动显示屏体现了他们的人文关怀,从办理借书证到借阅和还书都可以自助操作,这种体验实在棒极了,图书馆里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也都是很自然而然的整体,没有做刻意的安排。”

  安德接受采访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则以“船”与“帆”为设计灵感,矗立于大运河畔,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博物馆不仅外形犹如“运河之舟”,其展陈体系也以人、水、城为主线,全面展示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内涵。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外籍专家们穿越时空的记忆,通过参观馆藏文物和陈列展览,深入了解了大运河的丰富历史与人文价值。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西班牙籍专家潘阿里对通州的变化和现代建筑艺术感到惊叹,同时也了解到了大运河对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外籍专家参观大运河博物馆(右3潘阿里)

  活动尾声,外籍专家们乘船游览运河,欣赏着运河两岸的城市风景和旖旎风光,大型办公区、文化园区、体育场馆和市民公园分布在运河两岸,灯光与晚霞交相辉映,专家们纷纷举起照相机和手机记录下此时此刻的美景。

  运河城市景观

  运河城市景观

  来自外文局欧亚中心的俄罗斯籍记者小爱一直是中国运河文化的忠实粉丝,她曾经在自己的视频栏目《“爱”看中国》中深度报道过中国大运河的故事。此次亲近运河的独特体验,将使她“运河故事”的栏目版图更加清晰和完整。

  小爱(右)采访外籍专家

  此次参访活动是中国外文局汉语课堂2024年系列文化参访活动之一,在北京市通州区人才局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不仅让外籍专家们领略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魅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国情与文化的深入了解,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有益的桥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