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主题 评论 山山不息|石头上开出灿烂的花!在茂兰听一首生命奇妙歌

主题 评论 山山不息|石头上开出灿烂的花!在茂兰听一首生命奇妙歌
2024年06月18日 14:59 新浪新闻

  

  写在前面

  作为岩溶地貌的代表,贵州“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居全国之首,是全球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世界上已开发的15种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中,贵州占有山地、高原、洞穴、泉水、瀑布、野生动物等10种。

  正因"喀斯特",让贵州在地球腰带上拥有了地球上的“绿宝石”,让赤水河与丹霞地貌交织出“端午赤浪,重阳碧波”的奇观。

  在贵州生态日之际,天眼新闻推出“山山不息”系列,讲述贵州在喀斯特地貌下草、林、河的生态故事。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小湿地

  黔桂交界,群山环峙,林石溪涧。满目的绿勾勒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这里是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残存下来的一片面积最大、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物种的“基因库”和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走进茂兰,生命之奇、生态之美尽在眼前。

  山林间觅生态奇景

  走进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树木林立直插云霄,繁枝茂叶交织成绿色的天幕,藓与草密密分布在潮湿的岩石和泥土上,野花点缀其中,虫与鸟声声相互呼应,回荡山间。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生长的翠云草

  “看,这种植物叫翠云草,一般生长在湿润的地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它的颜色也会不同。”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白萍是这片密林的老朋友,今年28岁的她在读书时就已对茂兰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向往。

  “第一次来到茂兰进山是去漏斗森林,在那里,格外高大的树木、丰富的物种都让我震撼于自然之壮美。”对于曾经主要围绕马尾松人工林开展工作的白萍来说,茂兰让她真正感受到自然的力量,“来到茂兰工作后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开始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白萍

  虽已调离茂兰保护区管理站的岗位,白萍仍对这段经历如数家珍。“每个到管理局工作的人都要在管理站里工作一段时间,巡山、野生动植物救治、社区共管等都是管理站的工作。”

  据了解,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5个管理站,平均每个管理站有3位管理人员、5位护林员。

  保护区管护工作坚持“管理局—管理站—专职护林员—社区村组—生态护林员”的“五位一体”管护机制,建立了完善的巡护体系、巡护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和巡护APP系统,实现对巡护人员的时时管控和对自然保护区巡护的全覆盖。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的环江石蝴蝶

  “我在山里长大,从小在老师和长辈的言传身教下,我就认识到爱护自然是人类的义务和责任,所以长大后义无反顾选择了回到山里、到茂兰。科研长路枯燥但并不乏味,即使只是在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我相信自己是走在正确的方向。”白萍坚定地说。

  大样地探自然奥秘

  在茂兰秘境深处,隐藏着贵州第一个按国际标准建设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大样地——茂兰大样地。

  大样地是指面积在15公顷以上的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建设目的是对群落及其环境特征进行长期监测。

  2021年8月,茂兰大样地启动选址工作。同年10月,贵州大学和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约,合作共建茂兰大样地。茂兰大样地占地面积25公顷,共记录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11种贵州特有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在全球同纬度区域较罕见,极具研究价值和监测意义。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谭成江

  进入大样地,胸径大于等于1厘米以上的每一株树都挂有一个小小编号牌。

  “我们使用RTK测量系统对这些树木进行定位,编号牌就是它们的定位器。定位后,这棵树的胸径、树高、冠幅等数据等就都可以测量到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谭成江走近一棵树,指着束在树干上的环形器具继续介绍,“这是生长记忆记录环,它实际是一根弹簧,当树木生长、树干逐渐粗壮的过程中,弹簧也会逐渐拉伸,由此就可记录下这棵树的胸径了。像这样的生长环,我们在大样地里安装了1000条左右。”

  再前行,曾拍摄记录过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鹇的林下物种监测仪器隐蔽丛中,树林旁,枪机摄像机、球机摄像头、鸟类拾音机等设备安静伫立。

  白萍(左)和谭成江(右)查看收集落叶情况

  茂兰大样地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家园,也是人类试图窥探自然奥秘的窗口。

  “我们建设大样地的主要目的是做科研监测,目前,大样地发现有632种植物,其中木本植物400多种,草本植物100多种。”谭成江说,“今年,在茂兰大样地发现的新种荔波金丝桃相关研究成果正式发表,这对我们的科研工作是巨大的鼓舞。”

  “茂兰的植物都是我们的朋友。从不认识,到调查了解,再到珍惜爱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互相陪伴成长。”谭成江说。

  蛋槽菌

  科研力谱生命续曲

  在位于荔波县城的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隅,坐落着一处不起眼的小小院落。往里望去,小块成片土地、小石山、花盆与腐木上,绿植们安静生长。

  “这里是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迁地保护基地,于2022年建成使用,我们模拟不同的野外环境,将保护区内的一些兰科植物进行迁地保护,目前有140余种兰科植物在这里生长。”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陈正仁看来,茂兰是名副其实兰科植物的王国,“贵州有兰科植物360多种,茂兰就有192种,约占三分之二。其中,有四十多种兰科植物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列,小叶兜兰、麻栗坡兜兰,和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的白花兜兰,这三种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白花兜兰。熊志斌 摄白花兜兰。熊志斌 摄

  陈正仁介绍,在喀斯特地貌中,由于岩石被流水溶蚀、切割、坍塌、搬运和重新沉积,千姿百态的小地貌逐渐形成。而茂兰保护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小地貌类型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正好为兰花的生长提供了多样的生长条件。

  “大多数兰科植物生长需要遮阴,且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以白花兜兰为例,当一块石头长期处于湿润的环境、在微弱水流的作用下逐渐钙化沉积,苔藓生长其上带来少量土壤,这时白花兜兰才可能在这里扎根生长。而茂兰正有这种条件。”陈正仁说,兰科植物对环境的“苛刻”要求也反映出茂兰良好的生态环境。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陈正仁

  近年来,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对珍稀植物资源加大保护、宣传力度,也积极开展人工组培并实施野外回归,白花兜兰种群数量向好发展。

  兰科植物既是茂兰生态环境良好的倒影,也是茂兰自然资源丰富的缩影。

  约2万公顷的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统计有维管束植物2676种,脊椎动物586种。

  长柱报春苣苔

  “什么植物可以在石头上生长?荒漠化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可以如何恢复?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已退化的喀斯特森林区植被恢复提供了原始模板。”陈正仁认为,茂兰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样,也为其他喀斯特地貌地区生态恢复提供了重要样板。

  在探索生命与自然的道路上,茂兰是题目也是答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睿 周梓颜 陈祖嘉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