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网评】厘清三个问题,看清G7涉华话语陷阱

【中国网评】厘清三个问题,看清G7涉华话语陷阱
2024年06月19日 01:02 中国网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吕蕴谋 

  6月13日—15日,七国集团(G7)峰会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举行。七国集团素有“发达国家俱乐部”之称,以往召开的每次峰会都会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然而,本次峰会却被称为“最弱峰会”。即使被称为“最弱峰会”,仍未放弃将矛头指向中国,似乎要抓住最后机会对华施压,推动阵营化、集团化对抗。

  在14日的峰会中,七国集团主要从经济、安全、人权三个维度对华发起攻讦,不仅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导致“市场扭曲”,还称“中国应停止支持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声明反对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危险做法”等。此外,七国集团还不改“教师爷”做派,在中国新疆、西藏和香港等问题上说三道四。

  这些指责是七国集团炮制的涉华谬论,根本站不住脚。看清七国集团话语陷阱,需厘清三个问题:

  一是应厘清谁才是真正的市场扭曲制造者。一直以来,美国不断对华动用贸易武器,加强技术封锁,不仅试图遏压中国经济发展,还对国际经济秩序造成巨大损害。5月14日,美国更宣布对18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将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升至100%。6月12日,欧盟也对中国新能源车征收最高38.1%的临时关税,严重扭曲包括美欧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罔顾事实、双重标准,将贸易联系武器化、政治化,事实摆在眼前,美西方国家才是全球贸易秩序的最大不可控因素。

  二是应厘清谁才是真正的地区安全破坏者。近期,美国不断在中国周边生事,不仅绑紧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拉着盟友“维护航行自由”,持续对华威胁挑衅,还为菲律宾对华“挑事”行为擂鼓、站台。这些行为是美霸权私利与地区国家政治私利的勾兑产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绝非G7所言的“推动印太地区和平与稳定”,反而只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与之相对,中俄合作是基于政治互信、经济互补上的正常合作关系,不以任何第三方为“假想敌”,具有平等、互利、共赢属性,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三是应厘清谁拥有中国人权问题的发言权。对于中国的人权问题,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认真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14亿多中国人民在人权保障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可以说,中国的人权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反观西方,因为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社会不平等愈演愈烈、对他国主权和人权极度漠视,在中东、中亚造成一个又一个人权悲剧,根本没有资格对他国内政说三道四。

  七国集团在自身麻烦不断的情况下,还不忘炮制涉华谬论,暴露其自私自利、双重标准的虚伪面目,真实目的是借这些涉华的“假情况”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缓解自身治理不力、经济疲软、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真难题”。同时,树立“共同的敌人”还有助于西方掩盖彼此的纷争,营造“团结的假象”。

  本次G7峰会议程不改抹黑中国的基调,转移矛盾、煽动谬论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与“普惠、包容”的国际潮流背道而驰,注定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与认可。(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安全项目负责人)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